文物建筑的“复兴”之路
发布时间:2019-12-17 10:40 来源:国家文物局

640.webp.jpg

【北京万松老人塔】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文物建筑作为中华优秀文化传承的物质实体,是优秀文化传承中的“参与者”与“见证者”。

我国建筑遗产数量多,类型多样。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总计5058处,其中列入古建筑2162处、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943处,建筑类文物占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总量的61.39%。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76万余处文物点中,建筑类约26万余处,占总量的34.21%。可见,在我国不可移动文物中,地面建筑占比高,类型丰富,与公众也最接近。

建筑遗产作为可利用的资产,以及旅游产业的重要部分,被世界各国认同和重视。无论是北京的长城、巴黎的卢浮宫、埃及的金字塔,每年接待的游客都以百万甚至千万计。2014年巴黎卢浮宫博物馆共接待参观者930万人次,2018年八达岭长城接待游客1000万余人次,最高峰日游客量达9万人。建筑遗产比古遗址更容易使公众得到直接的感受,有更强的观赏性和相对清晰的文化可读性,其在当今社会中的文化传承作用不言而喻。

为更好地发挥文物建筑的资源价值,近些年,各级政府、文物部门在文物建筑的修缮保护、活化利用、管理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精品案例层出不穷,取得显著成效。

 

保护修缮

文物建筑开放利用的前提

文物建筑的保护修缮是开放利用的前提。面对我国数量庞大的文物建筑,修缮工程根据各地文物建筑特点,进行修缮保护,成果显著。据初步统计,2015至2019年,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批复项目数约4000个,开工项目数约3500个,竣工项目数约2800个,项目开工率88%,完工率70%,大部分批复的项目及时实施并完工。

2017年,浙江泰顺薛宅桥、文重桥、文兴桥这三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廊桥重新屹立在溪水两畔。泰顺廊桥(共15座)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项目——闽浙木栱廊桥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在2016年9月15日,台风“莫兰蒂”所带来的洪水冲垮了这三座廊桥。幸运的是,当地群众第一时间最大限度的打捞起廊桥原构件,为之后的修缮重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修缮时,由于廊桥的构造特殊,每一座桥的修复都由一位当地有名的非遗传承人、相关石瓦匠人和一家具有文物资质的施工单位协同工作,各方人员在技术和管理方面各司其长。非遗传承人、传统匠人的参与,使廊桥的整体风貌、传统技术工艺得到了保障。

同时,修缮工程延续了当地建桥习俗和仪式,还面向公众普及宣传文物保护理念和知识,激发当地民众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最终,历经一年时间的修缮后,三座“国保”廊桥得以重现当年风采。浙江泰顺薛宅桥、文重桥、文兴桥的修缮是一个廊桥修复保护与非遗传承完美结合的经典案例。

力争恢复原貌,重现历史记忆。

上海四行仓库修缮工程恢复了在四行仓库保卫战中受损的西墙其中的8个炮弹孔和420余个枪弹孔,展现“四行仓库保卫战”的惨烈场景,重塑抗战纪念地庄重、肃穆的空间特征,极具冲击力和震撼力。

“老实说,看到那堵千疮百孔的墙,我浑身起了鸡皮疙瘩,即便在蓝天白云、初秋暖阳下,依然不寒而栗,然而我们必须要牢记这段历史,一座仓库因为英雄的坚守而成为民族永恒的丰碑,一场战斗因为先辈的热血而成为民族永恒的记忆。”一位游客在参观完四行仓库后如是说。

四行仓库建于1931年,是1937年淞沪会战中著名的“四行仓库保卫战”发生地,是上海市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的主要场所之一。

在修缮中,为了尊重历史,全面、完整、准确的再现当时战争情景,修缮人员深度挖掘历史资料,与现状实物相互印证,遵循文物建筑保护真实性、最小干预性、整体性、可识别性的原则,力图恢复战后西墙原貌。

搜集到的一张战后历史照片为西墙的复原带来重大转机,该照片完整记录了西墙战后的情况,设计人员以摄影测量技术在立面图上还原洞口位置,经定位剥除现状西墙内侧粉刷后,终于查明四行仓库初始墙体为红砖砌筑,战后曾用青砖封堵炮洞口,再新作内外粉刷的历史情况,青红砖砌筑边界基本反映了当时的墙体洞口情况,历史照片中炮弹洞口位置得到真实的实物印证,从而最终还原战痕累累的西墙,重现历史记忆。

 

开放利用

文物建筑生命的“延续”

国家文物局首次发布的《文物建筑开放利用案例指南》中写道,“建筑物的使用有利于延续建筑的寿命,应继续使用它们,但使用的功能必须以尊重建筑的历史和艺术特征为前提。”如今,一批批文物建筑在修缮后投入使用,文物建筑的生命得以“延续”,在现代生活中重新焕发生机与活力。

北京万松老人塔在文物建筑开放利用中深受观众喜爱。如今,万松老人塔既是文物活化利用的展览馆,又是兼具图书馆和实体书店功能的公共阅读空间,最大限度地发挥了文物建筑的文化传播价值,展现出强盛的生命力。

“有趣的地方,历史古迹与本地文化结合,再结合书店的实用功能,小院下雨天喝点茶更有意境。”参观完北京万松老人塔后,一位游客留言道。

万松老人塔始建于元代,为金元时代高僧万松老人的葬骨塔,经明、清、民国数次重修,修缮后,现为九级密檐式砖塔,其塔身内部包裹元塔的情况在北京地区较为罕见,是研究北京地区密檐式塔发展的重要实物,2013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4年,万松老人塔以书店、小型图书馆、阅览室、展陈室等多功能复合型公共文化空间“北京砖读空间”面向社会免费开放,成为一处既展示文物建筑魅力,又通过古籍图书继承、发扬、传播老北京文化的特色空间。

“北京砖读空间”采取公办民营、“管办分离”的方式,是全国首例由政府免去房租、由社会力量提供专业公共文化服务的文物开放案例,是文物保护单位引入社会力量运营的有益探索,也是文物建筑创新利用的示范案例。

杭州市的通益公纱厂旧址现如今是手工艺活态展示馆,2018年,展示馆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工艺与民间艺术之都传承基地”称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特别顾问弗朗西斯科·班德林表示,京杭大运河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勤劳和智慧的结晶,手工艺活态展示馆在弘扬中国手工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中国传统手工技艺,保护、利用中华工艺文明和运河文化上作出了突出贡献。

通益公纱厂是杭州最早的民族工业之一,位于大运河杭州段拱宸桥西侧的历史文化街区,始建于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1956年改名为杭州第一棉纺厂,是杭州近代民族轻纺工业创建、发展史的历史坐标,更是杭州棉纺业发展史“活”的实物见证。通益公纱厂旧址现有1、2、3号3幢旧厂房保留较好,其中的2号和3号厂房作为手工艺活态展示馆于2011年对外开放,成为浙江省首家集互动教学、“非遗”、手工体验,民间技艺表演为一体的全新概念的“非遗”展示馆,是对周边静态博物馆的活态补充。

活态展示馆由公司负责运营,公司联系国家、省、市级工艺美术大师、“非遗”传承人免费进驻馆内,将“非遗”技艺展示、游客体验、售卖结合在一起,囊括了制伞、竹编、刺绣、黄杨木雕、植物蓝染、张小泉剪刀制作、浙窑制作等20余项富有浙江地方特色的传统工艺、非物质文化遗产工艺。

活态馆以弘扬中国手工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手工技艺为宗旨,为游客提供了参观、体验、学习的平台,真正将中华工艺文明和运河文化保护好、利用好、传承好。该业态的引入,实现了空置厂房的再利用,对地方传统文化的传承、弘扬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越来越多的文物建筑在面向公众开放,越来越多的文物建筑的生命在“延续”,越来越多的文物保护成果在惠及大众。

 

管理引导

“坚守”文物建筑的公益性与可持续性

文物建筑的使用功能必须以尊重建筑的历史和艺术特征为前提,文物建筑的开放利用应“坚守”文物建筑的公益性与可持续性。《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里提到,利用应强调公益性和可持续性,避免过度利用。2017年国家文物局发布的《文物建筑开放导则(试行)》,鼓励文物建筑采取不同形式对公众开放,同时,强调文物建筑开放利用的社会性和公益性。因此,文物建筑的修缮保护与开放利用离不开文物部门与当地政府的管理与引导,全国各级政府部门进行了不懈的努力。

近年来,杭州市持续健全政策管理和规划指导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在文物建筑的开放利用中坚持“突出社会效益为主,兼顾经济效益”的原则。从2004年开始,杭州市设立了1.3亿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项资金,用于文物保护和博物馆建设。通过每年有计划地开展文物保护修缮工程,城区文物的濒危状态得到了有效缓解。

为了有效提升各级政府、文物管理使用单位的积极性,杭州市文物部门采取了灵活的资金补助政策,对大型的政府主导文物保护项目,实施全额保障,对企事业单位承担的文物保护项目,根据其经费状况,在项目实施完毕后根据决算报告实施不少于50%的财政补助,重点向公益性展示利用的文化遗产倾斜。

广州是国务院公布的首批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广州以法制建设为根本,规范引导文物保护与利用。广州文化遗产保护机制健全,建立了涵盖文物保护、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博物馆管理等方面的规章制度。同时,广州通过政府托管+企业资金模式、政府统筹+专题博物馆模式、政府支持+社会力量模式,加强政府引导,探索文物建筑的多元活化利用模式。

此外,广州积极探索多元治理平台和公众参与文物保护利用的机制与路径,比如番禺区是广州文物数量最多的区之一,现有各级不可移动文物共768处,2014年至2017年广州市文物保护专项资金共安排3444.29万元,补助区内文物保护修缮项目,积极推动全区的文物保护工作。

同时,国家文物局在实现文物建筑的修缮保护、开放利用、管理引导中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12月5日,在第七次全国文物保护工程会上,国家文物局首次发布《文物建筑开放利用案例指南》,向社会和公众倡导正确的文物保护理念,推介正确的开放利用方法,并积极鼓励地方政府、管理部门和文物建筑管理使用单位进一步加大文物建筑开放力度。

未来,国家文物局将在文物建筑开放利用方面持续发力,继续发现、培育一批可推广复制的案例,推动各地积极开展文物建筑开放工作。同时,国家文物局也将继续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工作十六字方针,以高度的历史自觉和文化自信,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使文物保护成果更多惠及人民群众,努力探索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文物保护利用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