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颗闪耀红星——广州红色人物群英谱之谭植棠篇
发布时间:2022-07-12 17:36 来源: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

  谭植棠是中国共产党广东组织的创建者和领导者之一,著名的“三谭”之一。1918年谭植棠考入国立北京大学文学系。当时在国立北京大学工作的陈独秀、李大钊等人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较早接受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他们创办《新青年》杂志,宣传十月革命和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先进思想。在北大求学的谭植棠也因此受到熏陶,加入了李大钊组织的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同时,他还参与了北京学生联合会的工作,也是在这个时期他接受了大量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上逐步完成了从民主主义到共产主义的转变。

  1920年从北大毕业后,谭植棠回到广州工作,在国立广东法政学校任职,并兼授中山大学(时名国立广东大学)、执信中学(时名私立执信学校)等学校的部分课程。谭植棠深刻意识到革命必须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因此在北大毕业前就与谭平山、陈公博等人商议在广东筹办报社创办刊物,也就是后来的《广东群报》。谭植棠任报社副编辑,他在创刊号上发表了《怎样才能够发展人类的群性?》一文,提出:“最终必须联合万国的劳动者,去主张自己的权利,铲除一般资本家、军阀派和一般不工作、不劳动、专分利的寄生虫。按着平等自由的原则,共同生产,共同消费。这就是我提倡团结的真目的,才是发展人类群性的好方法。”随后,他又发表了《论国史教育》一文,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当时的国情,具备较高的教育意义。1920年冬天,陈独秀来穗的消息令谭植棠大感振奋,他与谭平山、陈公博等人经常拜访陈独秀,共同讨论在广东建立党组织的问题。1921年,中国共产党广东支部正式成立,谭植棠就任广东支部的宣传委员,并在宣讲员养成所任教育主任,讲授反帝、反封建课程。

  谭植棠在广州工作期间,曾多次写信劝诫老家的亲戚把土地廉价卖给租户或送给他们。有一次他问女儿谭志英:“志英,你说少数人过美好生活,还是大家都能过美好生活好呢?”女儿回答:“当然是大家都过美好生活好!”他于是说:“爸爸现在就是做着让大家都能过好生活的工作。”

  1925年到1926年,谭植棠是中共广东区委主席团的成员之一,主要负责农民运动和统战工作。在广东区党委的推动下,国共合作举办的农民运动讲习所于1924年7月在广州正式开学,谭植棠任第四届主任。当时广州时局紧张,滇军总司令杨希闵和桂军总司令刘震寰正密谋颠覆广东革命政府。为了保证学生安全,谭植棠决定暂时将全体学生分别派遣回籍,直到7月1日才复课。部分学生因为交通不便等无法回校,谭植棠便又扩招了25名旁听生。这批学生从农讲所毕业后奔赴全国各地参加农民运动,成为农民运动的骨干。这一届农讲所在开办过程中由于外部环境斗争激烈,可谓困难重重。但谭植棠不畏艰难,努力完成了党交给他的任务。他除了日常工作外,还负责教授共产主义与共产党这门课程,并经常与学生进行交流,关心他们的学习生活,深受学生爱戴。

  1925年,为了大力支援省港大罢工,中共广东区委成立了广东省各界对外协会,谭植棠出任协会主席,负责组织和团结各界同胞一同支持省港大罢工。7月24日,谭植棠向全国发出通电号召:“全国各界一律起来……反抗帝国主义,达吾民族平等自由之目的。”随后,广东又成立了中国济难会广东总会筹备会以支援工人斗争,谭植棠被推选为主席。谭植棠为中国济难会广东总会的成立做了大量工作,他召开各界援助罢工周大会,并在会上提出“维持罢工的胜利就是维持革命,维持广东的胜利”,对省港大罢工的胜利起了积极的作用。同年9月,谭植棠就任广东各界扩大对英经济绝交委员会主席,并在罢工代表大会上做报告。报告对扩大反英斗争、转变罢工斗争政策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做了详细的阐述,坚定了工人们取得反帝斗争胜利的信心。

  常年繁重的工作压垮了谭植棠的身体,但他仍全心投入革命工作。1926年,他带病参加群众大会,在会上发表演说时,国民党特务恶意引起会场骚乱,由于当时没有扩音设备,谭植棠不得不提高音量继续演说。由于情绪过度激动,他突发肺病,当场吐血晕倒。此次事件后,他的身体难以恢复,长期卧病在床。恰逢蒋介石叛变革命,广东形势紧张,组织为了保证他的安全将他撤离广州。在组织的帮助下,谭植棠由其家人接回家乡躲避敌人的追捕。回到家乡后,在家人的看护下,他的病情有所好转,能够下床走动。身体状况刚有好转,谭植棠就迫不及待地投身革命工作,向乡间群众传播革命思想。在此期间,他与党组织失去了联系,但他仍坚持党的工作,努力寻找党组织。通过坚持不懈的寻找,他终于和广东党组织取得联系。1945年1月,他向东江游击区党组织提出恢复他党组织生活的请求。在对他过去的生活进行审查后,同年10月党组织正式同意了他的请求。谭植棠的政治生涯几经波折,蒙受许多苦难。1952年,谭植棠病逝。

  谭植棠在生活中一直保持共产党员艰苦朴素的本色,坚守道德情操,临终前留给儿女的遗产只有五件:一本自己装订的《毛泽东著作》、自传一份、私章一枚、旧绒衣一件和须刨一个。尽管一度失去与党组织的联系,他始终一心向党,他重视开启民智,致力于向群众传播马克思主义,展现了共产党人百折不挠的优秀品质。

谭植棠.gif

谭植棠

农讲所.jpeg

农讲所

谭植棠自传(复印件).jpg

谭植棠自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