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颗闪耀红星——广州红色人物群英谱之谭平山篇
发布时间:2022-07-12 17:33 来源: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

  谭平山,广东高明人,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民主革命家,他在陈独秀的帮助下建立中共广东支部,在第一次国共合作、农民运动和南昌起义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1909年,谭平山进入两广优级师范学堂(1912年改为广东高等师范学校),在校期间加人了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开始投身反对清政府的活动。1917年,谭平山考人国立北京大学文科哲学系,在北大期间,谭平山加入了李大钊等人组织的马克思主义研究会、新闻学研究会等组织。1920年7月,谭平山从国立北京大学毕业,回到广州,在广东高等师范学校任职,同时开始和陈公博、谭植棠等人筹备创办《广东群报》。同年8月,谭平山等人在广州组织成立了广东社会主义青年团。12月,陈独秀受邀来到广州,谭平山等人得知后马上与陈独秀取得联系,登门拜访,与陈独秀讨论建立广东共产党组织的问题。在筹建广东党组织过程中,他们与广州无政府主义者展开了一场尖锐的斗争。谭平山经常深入到受无政府主义思想影响较深的工人当中,与无政府主义者辩论,鼓励工人团结战斗,建立革命政权。1921年初,经过谭平山等人的共同努力,成立了广东共产主义小组,谭平山任支部书记。同年,谭平山就任中共广东区委执行委员会书记和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广州分部主任,成为广州早期党组织的主要领导人。

  1922年5月,第一次全国劳动大会在广州召开,谭平山出席会议并当选为工人主席团成员。随后他又出席了在广州召开的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同年6月16日,陈炯明叛变,谭平山在党中央的指示下离开广州前往北京警监学校工作,直到1922年8月下旬才回到广东。

  1923年,谭平山作为中共广东区委书记、中共中央驻粤代表,协助孙中山改组国民党,并于同年11月被任命为国民党临时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负责处理国民党改组事宜。次年1月,谭平山参加了在广州召开的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并当选为改组后的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和组织部部长。他借助这一身份积极协助孙中山确立“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促进了国共合作,并通过这一身份发展进步势力,先后选拔和推荐了共产党员杨匏安、彭湃、罗绮园、冯菊坡、刘尔崧、高恬波等人在国民党任职。1925年1月,谭平山参加了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继续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并担任中共驻国民党党团书记。同年5月,中共中央决定在广州、北京两地分别设立临时委员会,广州临时委员会由谭平山、周恩来、罗亦农、陈延年和鲍罗廷组成,负责处理紧急事宜。

  1926年2月21日,谭平山前往北京参加中共中央特别会议。在此期间,蒋介石制造了中山舰事件。当谭平山回到广州时,国民党右派势力已经在广州政局中占了上风。5月15日,国民党召开二届二中全会,通过了蒋介石提出的《整理党务案》,规定共产党人不得占超过中央委员总数的三分之一,中央各部长不得由共产党人担任。会上,谭平山作了《关于南北政治的报告》予以回击。尽管谭平山进行多方面的努力反对国民党右派的阴谋,但是局面已经无法挽回,于是他离开了国民党中央组织部和秘书处,但仍然以中央执行委员会常委的身份活动。同年7月,他返回广州,协商处理有关两党纷争的各种重要事件。

  1927年8月1日,谭平山参与领导了南昌起义,由于他参加了南昌起义,国民党于8月8日开除了他的国民党党籍。同年11月,中共临时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通过了《政治纪律决议案》,处分了一批党内干部,谭平山也受到了严厉的处分,被错误地开除党籍。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后他回到武汉,投入全民抗日救亡运动。

  谭平山参与组织领导了中华革命党、三民主义同志联合会、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等组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谭平山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政务院政务委员和政务院人民监察委员会主任,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央委员、常务委员和副主席等职。1956年4月2日,谭平山在北京病逝。

  谭平山为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实现祖国的统一殚精竭虑。他努力团结和发展进步势力,为建立社会主义新中国做出了历史贡献,是一名有民族感的革命者和爱国主义者。谭平山曾写下“爱国、为公、奋斗”的家训教育子女,由此可见其根植于心的爱国情怀。他终生致力于追求民族独立,虽然曾经被错误开除党籍,但他始终没有放弃为全民族的解放而战斗,并一生追求民族独立和祖国富强。

谭平山.jpeg

谭平山

1948年谭平山在香港的留影.jpg

1948年谭平山在香港的留影

谭平山等人.jpeg

谭平山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