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关于政协十四届广州市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第4157号提案会办意见的函
发布时间:2024-06-05 14:38 来源: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

黄埔区政府:

  张莹委员提出的《关于推动黄埔文化多方位提升 打造广州文化新名片的提案》(第4157号)收悉。经认真研究,我单位会办意见如下:

  一、前期已完成工作

  近年来,市属各文艺单位积极实施文艺高峰攀登行动,致力于推动市、区文艺精品联合创作生产,努力创作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精品力作,为城市品质提供文化滋养,为美好生活增光添彩,各项工作成效显著。

  (一)开展艺术精品创作

  一是打造舞台艺术精品。由中国歌剧舞剧院、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广州市黄埔区人民政府、广州开发区管委会联合出品,中国歌剧舞剧院和广州歌舞剧院有限公司共同演出的舞剧《到那时》先后在国家大剧院、香港文化中心大剧院、广州大剧院演出,该剧已入选“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舞台艺术精品创作工程”,被列为中宣部粤港澳大湾区主题创作重点作品、中宣部“四个一批”人才资助作品,并在“第十三届全国舞蹈展演”中获得优秀剧目奖,获得相关专家、领导及观众的一致好评。由中共广州市委宣传部指导,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出品,广州粤剧院全新创排演出的现代粤剧《隆平稻香园》以广州市黄埔区大吉沙岛袁隆平稻香园为故事原型,通过将袁老的“禾下梦”搬上戏曲舞台,描绘黄埔区大吉沙岛新农村建设以及人民安居乐业的美好生活画卷,获得观众的众多好评。

  二是创作绘画雕塑力作。特邀省内外知名国画家、油画家以及青年画家,精心组织开展“羊城礼赞”百米长卷主题美术创作,以写意国画和写实油画两幅长卷的形式描绘黄埔军校旧址、南海神庙等几十处岭南文化盛景,全方位呈现广州城市日新月异的发展成果,完美展示广州丰富多彩的城市风貌。广州雕塑院原院长、著名雕塑家许鸿飞为黄埔区长平社区创作的“红色税站”雕塑作品,用刻刀还原了当年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税收战士的峥嵘岁月。

  (二)举办品牌艺术活动

  广州雕塑院原院长、著名雕塑家许鸿飞连续多年在广州市黄埔区莲塘村、长岭村等地举办“许鸿飞雕塑艺术百村展”,展出《三弹音乐》《仙乐飘飘》《当时明月》《粤韵悠悠》等作品近60件。通过将雕塑作品与黄埔区当地的节庆、民俗等活动完美融合,实现“雕塑+”的跨界合作,以雕塑艺术延展美丽乡村内涵,推动艺术外宣、集聚乡村人气,焕发人文与自然融合的文旅魅力,实现艺术助推文旅振兴、乡村振兴,提高乡村建设的艺术水平与效益,提升乡村百姓的儒雅气质和田园都市的内在魅力,为人民生活增添更多幸福感。由黄埔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广州粤剧院粤剧演员吴非凡共同打造的“吴非凡大师工作室”,策划举办了“广东省少儿戏剧小梅花展演暨‘莲塘戏剧周’”“‘粤韵流芳——粤剧鉴赏堂’公益讲座”“粤剧进校园”等多个品牌文艺活动,组织开展近50场粤剧惠民演出,先后创作童谣《南音颂湾区》《岭南小梅花》、抗疫歌曲《风雨同心》《相守同行》等多首音乐作品,在多所中小学校及幼儿园开展粤剧培训课程,并被中国戏剧家协会授牌“广东省少儿戏剧传承基地”。由广州文学艺术创作研究院、黄埔区文化广电旅游局、黄埔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的黄埔“波罗诞”千年庙会章丘诗会主题活动,旨在将文学大家以及作品带到读者面前,通过面对面交流创作心得、历程,分享人生感悟,将向善、向上的正能量以文学的形式在人民群众中传播。

  (三)组织各类文艺演出

  多年来,市属各文艺单位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以粤剧、歌舞、杂技、广东音乐曲艺和木偶等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不同表演形式,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将粤剧《花笺记》《马福龙卖剑》《折子戏》、杂技节目《手技》《男女力量》《男女软功》《小丑兄弟》、木偶节目《人偶情》《东坡问月》等10多部独具特色的文艺剧节目,推送到黄埔区10多个乡村演出近百场,惠及乡村群众超三万人。此外,市属各文艺单位还以各种形式参与了在黄埔区举办的“广州开发区、黄埔区职工春节联欢晚会”“广州市黄埔区“百千万工程”乡村文化礼堂示范建设启动仪式”“黄埔“波罗诞”千年庙会开幕式”等多个活动 ,通过培养乡村百姓对文化艺术的浓厚兴趣,丰富乡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发现传统文化的魅力,达到良好的社会反响。

  二、下一步工作安排

  接下来,市属各文艺单位还将积极联合黄埔区各职能部门以及文旅企业,持续开展艺术精品共创、文化艺术联演和文旅项目合作等高质量的文艺交流活动,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丰富、更有营养的精神食粮,进一步推动黄埔文化多方位提升,打造广州文化新名片。

  以上意见可主动公开。



                     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

    2024年5月29日

  (联系人:朱海林,联系电话:38925418)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