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沙区政府:
李健晖委员提出的《关于高标准谋划文旅产业新蓝图 打造南沙高质量发展新引擎的提案》(第1073号)建议收悉,经认真研究,我单位会办意见如下:
一、多措并举,推动文化旅游产业快速发展。
近年来,我市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较快,以数字文化为特征的文旅新业态发展迅速,文化和旅游产业总体稳中有升,产业发展水平位居全国前列。2023年,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3347家,实现营收5582亿元,同比增长15.9%;全市接待游客2.34亿人次,同比增长51.8%;实现文旅消费3309.5亿元,同比增长47.4%。
一是抓新政策创新。陆续出台《广州市创建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工作方案》《广州市促进文化和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广州市推动文化创意产业链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等政策文件,从产业链上、中、下游,以及供给侧和需求侧等多头发力,点燃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新引擎。
二是抓新业态发展。制定数字文化创意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和实施意见,设立数字文化产业发展专项,扶持了一批新业态消费项目,推进亲子游、露营游、乡村游、“特种兵旅游”等消费新场景建设。建成4个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聚集区,夜间娱乐消费占全天娱乐消费近六成。
三是抓新措施暖企。推出“文旅体一证通”,创新分类实施“穗园通”“穗演通”。为市场经营主体提供更便捷的事前审批服务,推动我市标准文化产业园区形成规模式经营效应。实现文化和公安部门同时压减演出活动审批时间,帮助演艺场馆提高演出场次超过30%。
二、提质增效,拓展文化产业园区数字化创意发展新空间。
鼓励“三旧”资源利用,建设各类数字文化创意产业园区、载体,创新园区运营管理方式,促进各级文化产业园区提质增效,推进数字文创特色楼宇打造,形成“储备一批、培育一批、提升一批”的产业载体梯次发展格局。
一是加强产业园区增量创新。依托旧厂房、旧城旧村改造,充分利用闲置土地、盘活低效工业用地,推进数字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基地的建设,打造一批以数字文创产业为主导产业的园区。鼓励各区根据自身文化资源禀赋、综合优势及整体需要,规划、置换出一批新的数字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新空间,形成优势互补、联动发展格局。
二是推动产业园区提质增效。继续开展市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评定工作,分类分级提升文化产业园区发展水平,鼓励符合条件的园区申报国家、省市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基地),形成“国家级—省级—市级”的梯次发展格局。支持园区建设和引进一批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公共技术服务和成果转化运用平台等,整合行业资源,聚集成立产业联盟、行业协会等行业组织,促进文旅行业协同快速发展。
三是加快规划南沙数字影视基地。重点发展数字影视、元宇宙等业态,推进建设南沙数字影视基地,吸引国内知名影视科技企业落户南沙。深化粤港合作,建立完善粤港澳大湾区优秀电影项目推介展示和交流互动平台。充分发挥广州市元宇宙创新产业协会的作用,促进元宇宙与传统产业的深度融合,培育元宇宙标杆示范场景,加快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元宇宙产业创新发展高地。
三、数字创新,鼓励数字创意赋能优秀传统文化发展。
用数字技术对优秀文化资源进行数字化改造和提升,推动文化大数据采集、存储、加工、分析和服务等环节产品开发,促进优秀文化资源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一是对文化资源进行数字化转化和开发。让优秀文化资源借助数字科技技术“活起来”,将所蕴含的价值内容与数字技术的新形式新要素结合好,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开展文化数据采集、存储、分析发掘、版权保护等领域关键技术攻关,推动文化文物单位数据资源互联互通。
二是实现岭南文化资源数字采集。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加快“三雕一彩一绣”、广府文化等文化资源数字化转化。支持广东戏曲、岭南美术、广东音乐等传统艺术线上发展,推动文艺、文博、非遗等传统文化行业线上线下融合发展,促进文化资源数字化转化和开发利用,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三是支持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新媒体传播推广。鼓励线下文艺资源、文娱模式数字化,创新表现形式,深化文化内涵。基于全息、虚拟现实、增强现实、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数字技术,将传统文化资源和文物资源场景化和产品化,形成更加丰富的数字化文化产品供给。
以上意见可主动公开。
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
2024年4月12日
(联系人:李海涛,联系电话:38925571)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