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台盟:
你们提出的《关于推广永庆坊成功经验 进一步加强广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的提案》(第1001号)建议收悉。我市政府高度重视,积极组织各区政府进行了认真研究办理,并与李博淳同志在7月13日进行了沟通交流,经综合各会办单位意见,现将办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一、开展非遗相关工作主要情况
(一)完善政策制度体系。为进一步推动我市非遗保护工作高质量、高水平发展,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2022年5月出台了《广州市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实施方案》。该方案促进广州非遗保护工作上台阶,部分措施顶格设计,比如国有物业租给非遗项目的时限为12年,大幅度提高传承人补助经费。配套文件《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资金管理制度》《广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管理制度》相继制定。《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列入市人大2022-2026年的立法规划。各区也修订完善相关制度,比如越秀区重新修订了《越秀区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暂行)》、荔湾区制定了《荔湾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方案》、海珠区起草的《广州市海珠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方案》(征求意见中)、黄埔区制定印发了《黄埔区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的工作方案》、花都区起草了《广州市花都区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迄今,市、区两级的非遗政府规章、部门规范性文件已日趋完善,渐成体系。
(二)推进机构机制创新。近年来,市、区两级均加大对非遗工作的重视程度。在机构设置方面,非遗保护中心机构建设日趋完备,全市11个区均建成非遗保护中心,荔湾区在2022年4月,率先在全市成立了独立的区级非遗保护中心,编制15人,起到积极的示范和引领作用。在经费方面,2012年开始设立非遗保护经费,市财政投入稳步增长,2021年市级非遗保护建设经费约6000万元(含非遗展馆布置和藏品征集)。各区的非遗保护工作经费也在逐年提高。在非遗保护机制方面,建立了市非遗保护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全市11个区均设立了区级非遗保护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完成155名非遗专家库建库工作,专家库的建成能够为广州非遗保护工作提供专业的咨询服务。
(三)丰富非遗保护载体。场馆建设是非遗保护的重要载体,位于城市中轴线的广州文化馆新馆,将是广州文化新地标,其中8月亮相的广州非遗展览中心将精彩呈现。2022年5月,首个区级非遗展馆花都区非遗馆运营,推出全市首个非遗VR云展厅;白云区规划在棠涌村城市更新项目中配建5000平方米以上的展览馆;番禺区拟计划在万博CBD商业广场文化活动中心三、四层建设番禺区非遗馆,目前已制订《关于广州市番禺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建设方案》。除此,粤剧艺术博物馆、陈李济中医药博物馆、永华红木艺术馆等15个专题性非遗展示馆分布城市各个角落,成为市民了解非遗的重要窗口;2021年,我市认定了100家非遗传承基地,包括学校、博物馆、旅游单位、行业协会、文化公司等各类单位,覆盖面广泛,显示出越来越多社会力量参与到广州非遗保护中的良好局面; 我市通过推进非遗在景区、在博物馆、在校园、在商场、在社区“五在”工程,全面提高非遗聚集度和能见度。如:天河区借助黄金商圈,吸引各类非遗项目长期落户或短期展销,扎实推进非遗在商圈;海珠区推动“非遗在公园”,在晓港公园建立了榄雕和广彩两个非遗研学基地,2021年在晓港公园举办了第十届岭南古琴音乐会,打造沉浸式古琴体验,线上直播观看人数超19万人;白云区在镇街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内配置30平方米以上的非遗传承室;南沙区在镇街设置非遗展示场馆,如“黄阁麒麟文化展示馆”、“榄核镇香云纱展示馆”、“东涌吉祥围民俗风情馆”等。
(四)加强名录动态管理。在建设非遗名录体系的基础上,我市着重加强动态管理,提高非遗的系统性保护。我市对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进行梳理并首次集中公布。截至2022年3月,我市四级(国家级、省级、市级、区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共409项(含扩展项目),广府饮茶习俗、广式腊味制作技艺等12个项目入选第八批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迄今,我市有人类非遗代表作2项、国家级21个、省级95个、市级168个,现有市级代表性传承人204名、省级代表性传承人76名、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12名,认定市级非遗工作站16家,市级非遗传承基地100个。我市建立非遗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和传承人动态评估机制,2022年首次全面开展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和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的评估工作。从评估的结果来看,市级项目保护单位的合格率为99%,优秀率达到25.5%;市级传承人的合格率为99.8%,优秀率51.9%。我市开展了七批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口述历史资料片拍摄工作,已完成了49部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口述历史资料片拍摄制作,为我市非遗传播“百集工程”奠定了良好基础,为全市非遗传承传播和研究提供了珍贵资料。在国家文旅部首次开展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传承能力评估中,我市有4名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获评优秀等级。
(五)开展学术理论研究。我市坚持理论与实践同步,不断加强非遗理论研究。编撰出版印象岭南系列文化图录丛书--《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精选》(一套三卷)《羊城遗韵——广州非遗100》,发布《2016-2020广州非遗传承发展报告总报告》。举办粤剧传承与理论创新学术论坛暨粤剧研究新书发布会,出版四本粤剧研究专著。试点开展曲艺类国家级非遗项目存续状况调查工作,发布《广州粤曲项目存续状况调查研究报告》和曲艺类项目存续状况评估标准。2022年将试点开展粤曲传承人群体的认定工作。
(六)推进非遗跨界融合。为了促进非遗双创,我市大力推进非遗融合行动,出圈出彩。2020年8月,我市首个非遗街区——永庆坊非遗街区开市。广州第二条非遗街区-广州非遗街区(北京路),在2022年6月开街,同步开放线上广州非遗街区(元宇宙)。在广州塔进行“岭南之窗——文旅融合示范项目”,长期举办非遗展览和粤剧粤曲名家周末惠民演出活动。2021年至今,先后举办了“《春•醒》醒狮精品展”“锦绣华章——四大名绣当代精品邀请展”“记录我们的新时代——广州非遗新作品展”“珠水同舟——粤港澳大湾区非遗展”“激活传统——广州非遗活化利用成果展”“跟着粤菜去旅行”等,加快形成“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文旅融合创新发展新格局。国家级传承人欧凯明领衔主演的《南越宫词》斩获第34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戏曲片奖。粤剧以时尚的姿态获得年轻人喜爱。同时,与旅行社合作开发非遗旅游路线,与游戏公司联手将洪拳等植入《斗罗大陆:魂师对决》、与地铁策划装饰城市公共空间、与客轮推出非遗专项珠江水上巡展。全面启动非遗活化利用工程,开展广绣图像传播、广式家具余料利用计划、岭南武术动作视觉研究等,全面推动广州非遗融入现代生活。
(七)扩大非遗传播影响。结合每年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开展线上线下形式多样的非遗宣传展示活动,受到央视、新华网等媒体的广泛关注。每年在学习强国全国总台发布了超过100集非遗视频,非遗视频发布量居全省前列。2021年,“抖音广州非遗馆”上线,79名传承人集体进驻,通过话题、聚合页等新媒体传播手段,大大提升传承人传播能力。黄埔区支持和鼓励非遗传承人利用媒体开展非遗宣传,龙舟龙头、龙尾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张伟潮成为中国非遗传承新兴力量,2022年2月,张伟潮龙头作品在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二十四节气倒计时环节惊艳亮相。同时,我市将非遗融入国民教育体系,我市连续两年分别入选全国“非遗进校园”十大优秀实践案例和十大创新实践案例,成为全国唯一连续两届双入选的城市。“非遗进校园”系列活动遍及全市的11个行政区,超过500所学校长期开展“非遗进校园”实践,涵盖幼儿园、小学、中学、职业技校、高等院校、特殊教育学校等所有教育阶段,共计开设86000多课时,2/3的传承人长期在校园薪火相传。粤剧、广绣、剪纸等非遗项目纳入2022年广州中考特长生范围。
(八)打造非遗活动品牌。我市自2018年以来连续举办了四届非遗品牌大会,通过整合非遗项目、产业发展、品牌营销、媒体传播、文化创意等行业领域,不断提升非遗品牌凝聚力和价值核心力,目前已初步形成全国性的影响力。该活动列入文化和旅游部的“十四五”非遗规划。我市将把其打造为辐射大湾区、影响国内外的非遗领域品牌活动。连续6年举办广州市青少年醒狮表演赛,吸引广州及大湾区其他兄弟城市百余支醒狮队伍报名参赛。2021年,我市与香港康乐及文化事务署在腾讯艺术频道联合主办了“循声觅道——香港节庆与民间工艺”线上展览导赏活动,作为“香港周2021@广州”的一项重点节目,在穗港两市引起强烈反响。众多港澳台同胞和外国友人跟随我市的古琴、醒狮、粤剧传承人长期学习,非遗成为我市对外交流的重要内容。
(九)非遗赋能乡村振兴。近年来,我市积极探索非遗资源助力美丽乡村建设。目前,我市已有何仙姑与挂绿的传说、广州咸水歌、舞貔貅等49项与乡村有关的非遗,可谓村村有非遗,占市级非遗项目总数的42%。这些项目为乡村振兴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内容。我市因地制宜,多层次开展非遗赋能对口帮扶、城中村改造和乡村振兴。天河区车陂村创设“一水同舟”社区品牌项目,建立文化、环境双保育模式,将传统龙舟文化与水资源保护有机结合起来,12支龙舟队伍转化为护河志愿者队伍,入选全国治水典型案例。从化区依托非遗项目,打造了“广州西塘稻草节”“岭南中草药文化博览园”“广东马骝山南药森林公园”“岭南民俗民宿文化村”等,以罗洞工匠小镇为基地,引进非遗传承人到百匠园落户开馆,现已入驻非遗传承人和工艺师29人。白云区在全国首个空港文旅小镇白云区凤和村中用“非遗+民宿”的概念打造精品乡村粤菜美食旅游景点和线路。增城区在新塘镇瓜岭村引进广州事乡美地公司一起合作,大力发展非遗产展演、直播、教育培训、非遗活化等,通过非遗美食进景区、进乡村等多种业态融合的方式,挖掘非遗产品潜能。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进一步健全部门协同机制。建立健全市、区非遗保护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协调处理本级非遗保护工作中的重要事项或重大问题。市级联席会议由分管副市长作为召集人,成员单位包括文化旅游、发展改革、工业和信息化、财政、教育、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规划和自然资源、住房城乡建设、商务、卫生、民族宗教、体育等有关部门,联席会议办公室设在文化旅游主管部门。
(二)建立保护经费制度。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经费保障制度。设立市、区非遗保护工作专项经费。市级专项经费用于补助市级代表性项目特别是新增的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传承基地、非遗工作站、市级非遗大师工作室、全市性非遗宣传展览展示调查研究等,保障非遗保护工作正常开展。
(三)建立多层次传承体验设施体系。支持各区建立或设立面积不少于1000平方米的非遗集中展示场所。鼓励各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设立专题性展陈场地。鼓励社会力量兴办传承体验设施。力争到2035年建成集展示、体验、教育、培训、旅游等功能于一体的非遗传承体验设施体系。探索通过AR、VR、多媒体互动展示屏、人机互动、视频演播、全息投影、幻影成像等多种方式,增强非遗体验乐趣。
(四)构建多维度数字化保护体系。依托广州公共文化云平台和广州文旅大数据中心,设立非遗专区,建设市、区共享的非遗资源数据子平台,开设网上非遗数字展示厅。在粤曲项目、岭南中医药非遗资源调查的基础上,开展全市非遗资源普查和代表性项目调查。建成全市非遗信息系统,实现档案整理、申报认定、日常管理的全面数字化。实施非遗记录工程,开展非遗声音、影像数据等采集工作。通过动作捕捉等技术手段对传统体育等类别的代表性项目进行全方位记录,系统采集南派武术套路信息。
(五)进一步推动非遗“五在”工程。将非遗进景区、进博物馆、进校园、进商场、进社区提升到新阶段,实现非遗在景区、在博物馆、在校园、在商场、在社区,厚植非遗土壤,强化大众参与。推动具备相关资源条件的博物馆与传承人合作开发文创产品。将“非遗在社区”与公共文化总分馆制相结合,积极引导各级代表性传承人在基层文化场所常态化开展展演、展示以及教学传承活动。
(六)推进非遗旅游工程。依托西关永庆坊旅游区、广州塔、岭南印象园、沙湾古镇等景区,通过展览展示展销,不断推进广州文旅融合创新发展。加强与专业旅行机构的合作,鼓励有序开发非遗旅游、研学线路。鼓励各区建设非遗景点,打造非遗特色景区,使非遗有机融入景区、度假区、特色小镇。
(七)提高聚集化发展水平。将广州非遗街区(永庆坊)、广州非遗街区(北京路)、广州文化馆非遗园打造为岭南文化综合展示体验地。鼓励各区探索符合本区域实际的非遗聚集化发展路径,支持有条件的区建成区域性非遗聚集区。鼓励在非遗资源特色突出的领域设立非遗工作站。
(八)培育“非遗+”新业态。创新表现形式,推动非遗跨界融合发展。培育“非遗+服装”“非遗+文创”“非遗+IP开发”等“非遗+”新业态,开发旅游纪念商品、影视动漫作品、文化创意产品等,提供观赏、体验等文化服务。举办非遗创意大赛,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
感谢你们对我市非遗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
2022年7月19日
(联系人:许莉,联系电话:38925434)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