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关于政协十三届广州市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第1084号提案答复的函
发布时间:2020-09-11 17:32 来源: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

市台联:

  你们提出的《关于加强非遗传承人才队伍培养与管理提升我市非遗人才队伍水平的提案》(第1084号)收悉。我局高度重视,积极组织市教育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等会办进行认真研究办理,并于8月31日与戴俊杰同志进行了沟通交流,经综合市教育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等会办单位意见,现将办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一、我市非遗传承人才队伍建设情况

  一是着力构建非遗人才培养政策体系。近年来,广州市非遗保护工作着力建章立制,规范管理,先后出台多项关于促进非遗人才培养的重要制度。2015年11月,经市政府同意后我局印发的《广州市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弘扬岭南文化工作方案》,要求加强非遗传承人才、非遗保护人才队伍建设,对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等予以扶持。2016年11月,经市政府同意后我局印发的《广州市培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人才工作方案》,明确利用3至5年的时间使广州市代表性传承人达200人以上等目标。文旅合并后,制度建设的脚步加快,2020年5月1日正式施行政府规章《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办法》,进一步规范了我市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工作。2020年2月,经市政府同意我局印发实施的《广州市发展振兴非物质文化遗产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提出要借助我市高等院校资源,为非遗传承人量身定做研修培训课程,力争每年组织培训不少于200人次,进一步加强非遗传承人的人才培养和储备。

  二是陆续丰富非遗保护名录体系。迄今,我市已认定了七批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和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非遗名录体系日益丰富。截至目前,我市已有人类非遗代表作2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7项,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81项,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16项;现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12名,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79名,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208名。

  三是逐步加大传承经费补助力度。我市自2009年开始,向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发放传承补助经费2000元/人/年(国家、省级传承人不重复补贴)。2015年11月实施的《广州市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弘扬岭南文化工作方案》,参照文化部、文化厅的补贴标准,将广州市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进行资金补贴标准提高到1万元/人/年(国家、省级传承人不重复补贴),并鼓励各区安排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经费。2020年2月印发实施的《广州市发展振兴非物质文化遗产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实现了对所有市级及以上的代表性传承人开展传习活动给予资金补助,补助标准为1万元/人/年。

  四是组织开展各类非遗传承人培训。近年来,我市定期每年至少组织一次全市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保护单位培训,邀请非遗专家授课,并为传承人提供沟通交流机会,促进不同项目之间的跨界合作。针对新生代传承群体,我市开设了“广作新生代提升季”,邀请知名专家为广作新生代开展非遗保护相关理论知识讲座,基本建立起广作新生代传承人群的传承梯队和培养模式。此外,我市结合工作实际,还不定期组织传承人专题培训。如今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期间我市举办的“广州非遗购物节”,为帮助非遗传承人入驻线上非遗馆、开展非遗产品在线传播和销售,我市组织了对传承人群进行多场短视频传播培训,引导广州非遗传承人群集体“触网”,合力转型线上进行传播发展。

  五是大力推进“非遗进校园”活动。市教育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文化广电旅游局通过采取多种举措,积极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在中小学和幼儿园,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非遗传播活动,创建了112所涵盖粤剧、广彩、古琴、醒狮、鳌鱼舞等非遗项目的艺术重点基地学校(幼儿园),着力了打造45所粤剧传统特色学校和一批民乐基地学校。各学校结合“一校一品”建设,积极将一批非遗引入校园,作为素质教育重要内容。在职业院校和技工院校,开展非遗专业教育,开发非遗课程教材,制作非遗教学片,开设一批民间传统工艺(岭南文化艺术)专业,引进非遗传承人入校教学,设立玉雕、牙雕、木雕、榄雕、广彩、广绣等工艺美术大师工作室,采用“双导师双学徒”的现代学徒制度培养非遗后备人才。我市技工院校从创新人才评价培养模式入手,依托行业优势,通过政、校、企、协合作,形成“四位一体、双核驱动”的“非遗”传承人才培养体系。

  六是不断改善传承人生存发展环境。今年8月,我局在永庆坊设立了广州首个非遗街区,引入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由政府补贴,首批成立10间集展示、展销、体验、传承、交流、培训等功能为一体的非遗大师工作室,作为我市非遗传承聚集和非遗旅游融合发展的试点,同时为非遗传承人改善工作和经营环境。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与非遗传承人开展合作,在珠江边建成了“最具匠心——岭南工艺美术大师街”,同时作为技校学生传承非遗的传习场所。我市在广州塔一楼打造的非遗手信店,引入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作品长期展示、展销,深受游客欢迎。此外,我局通过为传承人提供各类展示、展销、宣传平台,提高传承人及其作品的知名度,使传承人更加受到市场认可,进而在提高了非遗传承人社会价值的同时,也提升了其作品的市场价值。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是进一步完善非遗制度建设,规范代表性非遗人认定与管理。推动出台《广州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办法》,进一步完善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制度,细化申报条件、申报途径和认定程序,鼓励和支持传承人开展传承活动。

  二是结合我市市属院校实际,加强非遗传承人才培养。支持有条件的市属院校增设非遗人才相关专业(方向),开设相关课程,不断提升我市非遗人才综合水平。鼓励学校招聘有非遗特长的教师;根据学校的实际需求,邀请非遗传承人为学校老师培训。鼓励符合条件的学校申报非遗传承基地。

  三是加强对传承人的日常管理,提升管理精细化水平。根据即将出台的《广州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办法》,明确了非遗代表性传承日常管理、评估考核、退出情形、人文关怀等内容,下一步还将进一步研究细化评估标准、评估程序等内容,推动非遗传承管理工作更加规范化、精细化。

  四是继续开展各类培训工作,加强非遗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非遗传承人才梯队建设,培育年轻的非遗传承群体。加大非遗保护工作人才培养力度,在现有的市非遗传播志愿者队伍的基础上,鼓励更多的社会力量加入非遗志愿者队伍,不断壮大我市非遗保护和传承力量。

  五是继续推进广州非遗街区建设,改善传承人发展环境。在广州非遗街区(永庆坊)首批建设10间大师工作室的基础上,将引进更多的非遗传承人入驻,并在其他区域推进新的非遗街区建设。在改善传承人工作环境的同时,对入驻的传承人提出履行传承、创新等方面的要求,促进其创新发展能力。

  感谢你们对我市非遗保护工作的关注和支持,欢迎你们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

  2020年9月3日

  (联系人:孔祥文,联系电话:81078421、13922279636)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