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关于政协十三届广州市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第4087号提案答复的函
发布时间:2020-09-01 11:49 来源: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

曾春航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讲好黄埔古港古村故事,彰显广州历史文化“一带一路”国际影响力的提案》(第4087号)收悉。我局高度重视,积极组织海珠区政府进行认真研究办理,并与您在8月28日进行了沟通交流,经综合海珠区政府等会办单位意见,现将办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

  广州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城市,是我国唯一一个海上贸易从未间断的港口城市。黄埔古港地处珠江后航道,是清代粤海关下属黄埔挂号口所在,也是清代中外商人进出广州贸易的必经之港,在我国对外贸易史上有着非常重要的历史地位。2012年,广州与南京、宁波等市的海上丝绸之路史迹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2017年4月,广州被推选为海丝申遗牵头城市。我市积极邀请国家文物局、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对广州海丝史迹点进行实地调研和考察,将保护管理状况较好、海丝价值较突出的珠江航道出海口三塔(莲花塔、琶洲塔、赤岗塔)、黄埔古港遗迹和黄埔村早期建筑申报列入“海上丝绸之路·中国史迹”名录。

  近年来,我市按照“村港一体”的宗旨开始对黄埔古港古村改造进行全面的规划设计,指导海珠区顺利完成了黄埔古港古村一期改造工程,进一步改善黄埔古港古村周边环境。以海丝申遗为契机,2014年以来,先后5次安排文物保护专项资金,对黄埔古村早期建筑群中宣义冯公祠等文物建筑给予文物修缮、设计经费补助,支持开展文物修缮保护工作。不断加大黄埔古港古村历史文化内涵研究,通过建立海丝专家咨询制度,吸纳遗产保护、考古、历史、规划等领域的专家学者,为海丝遗产保护、管理、申报、研究、宣传、阐释、利用等提供咨询和技术支持。构建立体宣传格局,通过实施全媒体策略,拍摄宣传片、专题报道、打造精品陈列展览、建立双语微信公众号、中英文宣传网页等多形式、多途径进行宣传,全方位展示黄埔古港古村传统历史文化风貌。

  二、关于委员建议的意见

  您提出的讲好古港古村故事、优化环境、挖潜整合和加大宣传的有关建议,对于挖掘利用黄埔古港古村的影响力,彰显广州历史文化“一带一路”国际影响力,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关于讲好古港古村故事的建议。

  组织开展历史文化基础研究,力图展现着黄埔古港古村在丝路文化、商贸文化、海洋文明方面的深厚积淀。

  一是讲好名人故事。支持广州市黄埔古村文化传承促进会、广州市黄埔古港古村研究会等民间社会团体以文化书籍策划出版、文化活动执行推广等形式挖掘、整理、宣传黄埔古村的名人事迹。推出了《梁松年集》《天宝行海外珍稀文献汇编》《爱国工程师胡栋朝书信日记集》《黄埔古港古村论文集》《镜头下的海上丝绸之路文化地理坐标—黄埔古港古村》等书籍。海珠区文物博物管理中心牵头的课题《广州著名工程师胡栋朝生平考》获得广州大典与广州历史文化研究课题立项,已推出了《胡栋朝日记历史文化价值探析》《胡栋朝对近代铁路与工程教育的贡献》《胡栋朝与川汉铁路》《胡栋朝收集的明信片汇编》等研究成果。2020年,启动黄埔村名人专题展览工作,已初步完成展览《爱国外交家—梁诚》前期文字展览大纲的编写工作,正在设计编排展览形式。已完成胡栋朝传世文物征集工作及主题展览的文字大纲编写的工作,计划推出临时展览。

  二是讲好经济故事。组织文博领域专家学者开展学术课题研究。2018年,邀请海丝研究权威专家设立“17—19世纪黄埔港国际贸易线路图”研究课题,目前已完成结题验收。结合“17—19世纪黄埔港国际贸易线路图”的学术研究成果,转化成“17—19 世纪黄埔港国际贸易路线展览电子示意图”,以游客互动的形式在黄埔古村人文历史展览馆展示。

  三是打造古建筑群。2016年,省、市专家提出了在黄埔村打造名人故居群的概念,严格按照原形制、原结构、原材料、原工艺技术的“四原”原则对历史文化古建筑修缮进行修复。已启动胡栋朝故居修缮加固,修缮了胡氏宗祠、左垣家塾等古建筑13 栋。2019年完成黄埔村历史建筑挂牌,制订《海珠区历史建筑保护责任人确定工作方案》,完成传统风貌建筑线索现场踏勘,准备组织专家论证,全力推进建筑实体的保护利用。复建了黄埔古村南门楼和新建文化展览馆,全面保留黄埔古村古朴的建筑风貌,还原具有明清时期对外贸易港口特征的城市风情。新建黄埔古村人文历史展览馆,通过多样性展示方式,突显岭南水乡文化,展现黄埔村文化历史发展的脉络。

  四是传播饮食文化。在原地旅行、海珠发布、海珠旅游等媒体平台推出“有一种广州味道,叫黄埔古港见!”等分享古村趣闻故事、推荐古港吃喝玩乐的系列推文,讲述了一个个充满人情味、接地气、有温度、平民化的故事,系列推文阅读量超10万人次。

  (二)关于优化人居环境、强调岭南特色的建议。

  在做好黄埔古港古村保护利用的同时,注重保护传统村落格局,优化岭南特色人居环境。

  一是加强规划引导。2019年,我市组织编制了《中国传统村落黄埔村保护发展规划》,将黄埔古港古村保护规划与市城市总体规划等各类规划的相互衔接。黄埔古港古村历史风貌区18.10公顷核心保护范围内,为黄埔村中心地带和黄埔古港周边文物保护单位、历史建筑、推荐历史建筑线索和传统风貌建筑集中片区,区域内的新建建筑最高不得超过12米。

  二是加强文物保护。2002年,黄埔古港遗迹和黄埔村早期建筑(共31处)被公布为第六批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核定并公布了黄埔古港和黄埔村早期建筑的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2014-2015年,组织编写《关于进一步做好黄埔古港古村景区保护开发利用的调研报告》,对黄埔古港古村现有的不可移动文物进行了梳理,提出意见和建议。

  三是推进考古调查。2017年4月,开展黄埔古港码头遗址的文物考古调查、勘探工作。完成了黄埔古港周边水域的水下考古调查,并对古码头周边区域进行考古调查勘探,在南门门楼遗址以南区域发现石铺路面等遗存,勘探结束后将考古区域回填。在石基村清淤工作中,发现清晚期到民国时期的铁锚。

  四是恢复古村遗韵。对影响古港古村交通通道和景观节点的房屋进行抽疏,征拆面积1.98万平方米。完成2.2万平方米的麻石板道路铺设和修缮。完成3公里长道路的雨污分流、三线下地、市政供水、视频监控系统以及旅游区导视系统建设。立面整饰共加固和整饰房屋300余套,约14万平方米,改善了村民的居住条件,使村内建筑风貌与环境达到协调统一。

  五是再现水乡风情。推动城中村污水治理工程,实施雨污分流改造120万平方米,涉及房屋4050 栋,新建排水管道76.9千米,改善古村河涌水质。建设北帝庙、黄埔公园2处公园,整治建设7个水体,新建连廊1处以及绿化小景10余处,总改造面积8000多平方米。其中,南城河综合整治工程新开挖河道1620米,连通古村内现存的池塘,引入黄埔涌河水调活古村水系,恢复古护城河景观。采用仿木桩、格栅石笼等自然护岸结构,因地制宜在直立式堤岸段的直墙上展示南城河历史文化,提升滨水休闲空间品质。

  (三)关于挖潜整合,塑造品牌的建议。

  近年来,我市立足“一带一路”倡议,深化海丝文化遗产价值的研究和宣传工作,不断提升海丝史迹保护开发工作的国际影响力和社会支持度,多渠道宣传海丝文化遗产保护在促进中外文化交流中的重要价值,擦亮“海上丝路”的品牌。

  一是举办学术研讨会。2018年6月,举办“海上丝绸之路:研究·保护·合作”国际学术研讨会。文化和旅游部党组成员、国家文物局局长刘玉珠,国家文物局顾玉才副局长,广州市副市长王东出席会议,英国、印度、斯里兰卡、韩国、国内考古和文物保护专家参加会议。2019年11月,在国家文物局指导下,我市会同澳门举办海上丝绸之路国际学术研讨会,深入开展海丝文化价值研讨,创新文化遗产保护理念合作模式,切实推进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研究、保护、利用、申遗等工作。

  二是拓宽合作领域。筹建海丝专家智库,制定《海上丝绸之路保护和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城市联盟智库章程》。依托申遗城市联盟,建立文物合作协调联络机制,围绕海上丝绸之路概念界定、遗产梳理、保护理念、申遗策略等主题,在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海丝申遗专家项目组支持下,策划“海上丝绸之路·中国史迹”文物展,完成展陈大纲编写工作。与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高校合作,搭建科研合作平台,推进海丝研究学院筹建工作。

  三是夯实主题研究。依托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成立了面向国内外的“海上丝绸之路史迹保护管理研究中心”,打造海丝研究人才集聚高地,不断提升海丝史迹保护水平。与中山大学联合开展广州海上丝绸之路史迹遗产价值专题研究,出版《广州海上丝绸之路史迹点文化遗产价值研究》等专著。组织资深媒体记者对国际海丝相关专家、学者进行专题采访,出版访谈录,共商共建海丝遗产合作保护与联合申遗协作机制。

  (四)关于导入活力、扩大影响的建议

  一是开展游径建设。根据省文化和旅游厅、自然资源厅、住房城乡建设厅联合发布的第一批广东省粤港澳大湾区文化遗产游径及标识系统,积极开展广州海丝史迹游径建设,提升文化遗产资源点周边环境,加强宣传推广力度,做好深度游线路开发和活动组织。

  二是策划精品路线。组织黄埔古港古村成功认定首批“海上丝路”景点、十大“广州乡村旅游示范点”,申报为广州市旅游特色文化村创建单位,以“黄埔古港古村海丝历史文化线路”成功申报广东省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并完善了导览系统、室外信息柱、旅游厕所、设立流动问询点等服务功能。自2017年至今,以“讲好海珠故事”为主题,与南方都市报、羊城晚报等开展合作了全域旅游·海珠故事系列活动。其中海珠城市漫步游——“黄埔古港古村”深度徒步线路与穷游网、“MuaTrip”原地旅行合作,网上招募游客寻访古村落、古建筑群、文化街区,同步发动村民与游客开展有灵魂、有互动的交流,用真心真情讲好故事。为了扩大活动的宣传效果,还邀请各大媒体报道或转载深度游线路首发仪式,在原地旅行、海珠发布、海珠旅游等媒体平台推出“黄埔古港古村文化线路”、“有一种广州味道,叫黄埔古港见!”“遇见不一样的海珠!黄埔古村竟藏着这样一栋传奇的日本楼”等分享古村趣闻故事、推荐古港吃喝玩乐的系列推文,讲述了一个个充满人情味、接地气、有温度、平民化的故事,系列推文阅读量超10万人次。

  三是全媒体宣传。拍摄专题故事片《古港遗风》在“二更”平台及全网视频网站投放,并登陆2019西安丝绸之路国际旅游博览会等国际大型展会。利用“丝路云帆”微信公众号,以中英双语进行全媒体、多维度报道。推出《海丝系列访谈》节目,编写广州海丝史迹点讲解词、《广州海丝史迹点》导览宣传册和《广州海丝历史文化地图》。

  四是举办文化活动。以“政府主导,企业承办,居民参与”的模式,在黄埔古港古村举办了岭南书画艺术节,岭南祠堂文化节、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等活动,组织市民参与了祠堂古建筑参观、艺术交流、非遗体验、绘制广彩、品茶赏花、观赏古琴等体验。

  下一步,我市将参考委员的建议,结合黄埔古港古村区域综合发展的要求,研究构建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造血机制,提高市场主体参与古港古村文化旅游开发和基础配套建设的积极性。充分发挥海丝申遗牵头城市作用,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深入挖掘黄埔古港历史文化内涵,改善该区域的文化和旅游环境,以进一步擦亮我市这一重要历史文化品牌。

  感谢您对我市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关注和支持,欢迎您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

  2020年8月31日

  (联系人:胡剑光,联系电话:81075730)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