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关于广州市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第1076号提案答复的函
发布时间:2020-08-21 09:10 来源: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

致公党广州市委员会:

  贵会提出的《关于挖掘古村落历史文化资源打造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新亮点的提案》(第1076号)收悉。我局高度重视,积极组织市委宣传部、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市财政局等会办单位进行认真研究办理,并与张卓翔同志在8月11日进行了座谈交流,经综合相关会办单位意见后,现将办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广州是国务院公布的首批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历史文化资源丰富。我市拥有一批具有岭南特色、历史文化厚重、民俗活动丰富的古村落,目前全市共有1个历史文化名镇、6个历史文化名村,13个中国传统村落,14个省级传统村落,68个市级传统村落。古村落中不仅有文物、历史建筑等物质文化遗产,还有不少的民间文学、传统戏剧、传统技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历史文化资源是打造特色文化旅游产业的资源优势。

  一、始终把保护放在第一位,扎实做好古村落保护工作

  (一)规划先行,推进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传统村落保护规划编制报批工作。目前我市的大岭村、塱头村、莲塘村、珠村4个历史文化名村已编制完成保护规划并报省政府批复实施。保护规划划定了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传统村落的保护范围,在落实保护第一的基础上,提出合理利用措施,更加注重历史文化价值的挖掘、人居环境的改善和功能产业的活化提升,引领传统村落的保护、传承和发展。

  (二)开展文化遗产普查,系统梳理古村落的历史文化资源。2014年1月起,全市开展了涵括不可移动文物、可移动文物、历史建筑、传统风貌建筑、古树名木在内的文化遗产普查。在此基础上,一大批古村落中具有较高历史文化价值的建筑、传统技艺纳入文化遗产法定保护体系。如茶塘村中的洪圣古庙、明峯汤公祠等公布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沙湾古镇中的留耕堂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沙湾飘色、沙湾何氏广东音乐、广州灰塑、砖雕、木雕等列入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三)建立项目库,用好专项资金,推进古村落中的文物、历史建筑等老建筑修缮保护工作。积极宣传推广省预算定额管理部门发布的传统古建修缮预算定额,为传统古建筑修缮工作提供合理的计价依据。依托文物、历史建筑专项资金对古村落老建筑保护修缮的补助,吸引更多的社会资金投入到古村落的保护传承发展之中,让古村落焕发出新活力。其中,广州市文物保护专项资金已经建立广州市文物保护项目库,组织各区申报文物保护项目,统筹安排文物保护专项资金。2019年广州市文物保护专项资金补助乡村文物保护工程67项,共计1810.9万元。

  二、多措并举,推进古村落的活化利用。

  (一)聚焦古村落合理利用难题,做好顶层制度设计。近年来,我市先后制定出台《广州市乡村旅游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文物保护利用专项规划》、《广州市关于促进和规范乡村民宿发展的意见》、《广州市文物活化利用试行办法》、《广州市促进历史建筑合理利用实施办法》等政策文件,制定印发《广州市旅游文化特色村创建指引》、《旅游文化特色村建设和规范服务》地方标准,为古村落保护和合理利用提供制度保障。

  (二)全面摸查全市范围内乡村不可移动文物资源,探索文物合理利用新路径。先后发布《广州市乡村不可移动文物资源目录》和《广州市乡村可开发文物建筑资源目录》,推动古村落区域性文物资源整合和集中成片保护利用,鼓励乡村不可移动文物的开放利用。制定了《广州市推进文物保护利用改革工作实施方案》,通过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工作顶层设计、制度创新和精准管理,在已有的“政府托管+企业资金”,“政府统筹+专题博物馆”,“政府支持+社会力量”等模式的基础上不断探索新的合理利用模式,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

  (三)以游径建设为抓手,穿珠成线,挖掘古村落历史文化和旅游资源。在全省首批64条历史文化游径名单中,我市的广府古驿道历史文化游径:从化段(从化北回归线标志塔--钱岗古驿道--广裕祠--大金峰生态景区)、增城段(夏街村古驿道--增城革命烈士陵园纪念碑--石王庙--增江画廊),将古村落同周边旅游资源连接起来,挖掘古村落历史文化,进一步激发古村落的内生优势,推进古村落合理利用。

  (四)借助乡村振兴战略,扶持文化旅游项目发展,助推古村落产业发展。积极推动旅游文化特色村创建。目前,已确定了60个旅游文化特色村创建单位,其中包括很多古村落如大岭村、塱头村、聚龙村等,计划于2020年成功打造30个旅游文化特色村。为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编制了《旅游文化特色村旅游规划和6个特色村创建单位旅游策划》,先行对6个旅游文化特色村创建单位进行旅游策划。2019年对“广州市旅游文化特色村”称号,并与旅游行业协会、骨干旅游企业签订结对帮扶协议。此外,去年在市财政资金中安排了900万元扶持荔湾区聚龙村(古村落)等3个村旅游发展。

  (五)开展雕塑进乡村活动,提升古村落的艺术文化氛围。在极具岭南特色的广府古村落花都区塱头古村举行“广州人游广州”快乐乡村游暨许鸿飞雕塑作品乡村巡展启动仪式。围绕“艺术回归田园,快乐装点生活”主题,广州雕塑院院长许鸿飞系列作品将进行国内百村巡展,用雕塑独有的审美特征,为古村落保护和发展营造更高的艺术文化氛围。

  (六)借助博物馆文物展览,留住古村落的乡愁记忆。南汉二陵博物馆正式开放后的首个文物专题展“印象小谷围——秘境·水乡·醉美大学城”用考古出土文物、民俗老物件246件(套)展示了魏晋南北朝、五代南汉和宋明时期小谷围地区的村落历史文化,借助文物展览留住古村落的乡愁和记忆。

  (七)开展古村落线上研学,助力古村落文化线上传播。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在番禺区北亭村策划了“广州文物径研学——行走北亭”线上研学活动,由市文物考古研究院文化遗产保护专业人员做导览,线上直播的形式带领观众走读历史底蕴深厚,水乡风貌保存较好,文物古迹丰富的北亭村,让陈列在古村落的文物说话,线上观看量达到3.5万次,让更多人了解到广州古村落的历史文化。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强化古村落规划引领,坚持保护优先,完善古村落基础配套设施,筑牢古村落文旅产业发展基础。

  继续推进《广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修编,做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传统村落保护规划编制报批工作。充分用好文物、历史建筑专项资金的补助政策推动古村落保护修缮。整合共享古村落服务设施,深化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与旅游服务中心融合发展建设。鼓励因地制宜,在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产业发展较好的名镇、名村,坚持场地、设施、功能、活动、服务和管理等方面,做到宜融则融、能融尽融,整合资源、共建共享。重点加强乡村旅游景区(点)道路、旅游厕所、停车场、旅游标识系统、污水处理、信息网络等基础设施及相关休闲配套设施建设,完善“最后一公里”工程。

  (二)抓实古村落文旅深度融合发展,形成古村落文旅发展新动能。

  以旅游文化特色村为示范,从政策、技术等方面给予倾斜支持,不断引导和推动旅游文化特色村创建单位对标达标,建设特色化的古村落旅游产品体系。鼓励和支持有情怀的城市文化创意人士返乡结合古村落特点培育形成具有独特气质的民宿。对标国家旅游行业发展要求,抓好古村落旅游景区服务质量,加强古村落旅游服务培训,增强古村落旅游管理精细化、服务个性化意识,提高古村落旅游服务整体水平。注重开发和整合古驿道资源,完善古驿道游线,组织开展研学旅游,大力建设学生第二学堂。继续策划推出和宣传一批精品乡村旅游线路。

  感谢贵会对我市古村落保护利用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专此函达。

  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

  2020年8月17日

  (联系人:王健,联系电话:81076489)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