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旅游局关于对广州市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第1064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时间:2016-11-29 11:20 来源:本网
穗旅函〔2016〕609号
民进广州市委员会:
  贵委员会在广州市政协第十二届五次会议提出的《加快全域旅游建设,推进旅游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第1064号)提案收悉。经会市发展改革委、市国土规划委、市城管委、市工商局、市环保局、市工业化信息化委、市公安局、市食品药品监督局等共同研究,现答复如下(以下内容可公开):
  全域旅游的理念就是把一个区域全部当作旅游景区,使旅游产业全时空覆盖,既能为游客提供处处是景的旅游体验,也能让当地居民享受到更好的休闲生活。2014年,《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31号)提出,要以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为主线,推动旅游产品向观光、休闲、度假并重转变,满足多样化、多层次旅游消费需求。全域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综合性旅游产业,涵盖旅游、住宿、餐饮等领域,既是经济社会资源与旅游资源的全面优化提升,也是产业融合发展的要义所在。2015年8月,国家旅游局下发《关于开展“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的通知》(旅发〔2015〕182号),推动旅游业由“景区旅游”向“全域旅游”发展模式转变。国家旅游局关于发展全域旅游,是适应旅游业发展新阶段,为解决一些深层次的难点问题提出的新思路。特别是在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努力扩大有效供给方面,发展全域旅游具有很强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贵委员会在提案中提出的广州旅游业存在的四个方面问题,确实是广州旅游业发展的“瓶颈”,也是我们一直希望解决的问题。我们十分希望在建设广州全域旅游的过程中,逐个解决这些问题。
  针对贵委员会在提案中提出的问题和建议,各相关部门都根据各自的职责、积极开展了大量的工作:
  一、关于对旅游发展战略再定位方面
  广州市旅游局根据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从2015年开始编制《广州旅游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在充分分析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主要依据全域旅游和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念,明确了“十三五”期间的广州旅游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工作思路、工作重点、空间布局等等。具体内容包括:建设珠江旅游产业带、打造多个旅游产业集聚区和特色旅游休闲小镇、加快建设南沙邮轮母港、推进为各类游客服务的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停车场、集散中心、咨询中心、厕所等)、提升智慧旅游服务水平、提升产业融合度、培育旅游新业态、深化旅游业区域合作、加大广州旅游宣传力度、加强广州旅游市场秩序的维护、提升广州旅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等等。下一步,我们将根据广州旅游业发展需要,开展《广州市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的编制工作。
  我局根据国家、省旅游局工作部署和相关要求,组织发动各区开展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目前,番禺区提出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的申请;越秀区、增城区、从化区、番禺区提出开展广东省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创建要求。我们希望通过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及示范带动作用,为推进全市全域旅游建设打下基础。
  二、关于多规合一方面
  提案中提到要发展全域旅游,是对旅游行业的有益探索,可以推动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态环境,加快美丽乡村建设;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促进城乡协调,实现精准扶贫。市国土规划委一直以来高度重视旅游规划的相关工作,在起草市委十届九次全会主文件、城市总体规划、“多规合一”等相关工作中均有落实旅游规划的相关内容,并先后配合开展珠江两岸旅游规划编制、旅游规划设施选址、旅游品牌宣传等工作。在经国务院审批通过的《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中,提到要进一步促进旅游发展,优化旅游空间格局;提出“整合优势旅游资源,完善旅游服务和配套设施,将旅游业打造为广州市现代产业体系的主导产业之一,把广州建设成为全球性旅游目的地和国际旅游中心城市”;要求根据各区不同条件,发展山地度假旅游和温泉度假旅游、郊野水域休闲旅游、都市观光旅游、会展旅游及创意文化旅游等不同类型,并规划全市形成“一心一轴四片”的旅游发展布局。市国土规划委正在牵头开展全市“多规合一”工作,也涉及旅游规划的相关内容,并完成了阶段性相关工作。在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生态保护规划中切实落实旅游对发展用地、基础设施、服务设施、产业融合和生态保护的需求,统筹城乡空间资源配置,优化城市空间功能布局,确保国家、省、市重要发展片区、重点发展项目顺利落地实施,实现城市空间资源的协调统一。市发改委也明确要求“以全域旅游的理念整合全市各类旅游资源,做好与城市规划和特色小镇、美丽乡村建设等重大工作的衔接,完善出台《广州市旅游业第十三个五年规划》,并制订我市全域旅游发展规划,推进形成部门联动工作机制,增强各级旅游网络辐射效应,加快全域旅游建设提升我市旅游接待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
  我局去年指导番禺区旅游局完成了《海鸥岛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的编制,目前正在编制《广州市乡村旅游发展总体规划》,都是贯彻全域旅游的思路,统筹利用各种资源,发挥优势促进发展。
  三、以“旅游+”实现产业跨界融合方面
  我局非常注重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特别是关联度很高的农业、商业、文化、交通等行业和产业。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和应用的深化,广州旅游业的“互联网+”更是推动创新了一批新企业和新业态。比如在旅游文化融合发展方面,我局会同市文广新局拟定了《关于推进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对重点文化旅游项目进行调研,配合做好“海丝”文化申遗的有关工作。组织了“广州海上丝绸之路旅游景区(点)”评选活动,西汉南越王博物馆等12家旅游景区入选。广州塔、宝墨园等与文化单位合作,开办了“海上丝绸之路”文化展,促进“海丝”文化旅游宣传推广。
  在《广州旅游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中,我局明确提出要进一步实施“旅游+”战略,按照全域旅游的核心思想,将旅游要素渗透到工业、农业、商贸、交通和现代服务业等行业中,辐射到市区和乡村。并且提出了广州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具体设想,包括:
  ⑴旅游+互联网----推动广州旅游与互联网、智慧城市融合发展的广度和深度,提高旅游创新能力和创新优势。继续建设完善“广州智慧旅游统一服务工作平台”和“广州智慧旅游公共服务平台”,建立“互联网+”智慧旅游政务管理体系、“互联网+”智慧旅游公共服务体系、“互联网+”智慧旅游市场营销体系和“互联网+”智慧旅游产业融合创新体系,建设广州智慧旅游大数据中心,形成以开放共享为特征的“旅游+互联网”运行模式。
  ⑵旅游+文化----打造世界一流的商贸历史文化旅游街区,实现从单一商贸功能向文化、商贸、旅游、城市休闲功能一体化发展。大力开发岭南文化体验旅游产品,积极推进广州塔·珠江黄金水段、宝墨园·南粤苑申创国家5A级景区及“粤剧红船”码头建设,将紫泥堂文化创意产业园打造成为集特色精品主题酒店、艺术展会、健康养生等休闲产业于一体的休闲旅游胜地等。以“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址为载体,充实广州“海丝”文化旅游内涵。
  ⑶旅游+商贸----充分挖掘古今商都文化,创新个性化旅游服务体验,推动“文商旅”融合,规划将越秀-海珠文化商旅区、广州北站商务区-万达文化旅游城、汉溪-长隆-万博商旅圈等功能区打造成为集“食、住、游、购、娱”于一体的文商旅产业带。支持天河打造都市休闲购物娱乐产业商圈,充分展示广州“千年商都”国际化、时尚化的城市形象。
  ⑷旅游+农业----依托广州北部和东部的农业资源优势,以品质化为原则,以差异化为导向,推动农业围绕旅游提升,增加农业附加值。重点扶持特色农庄、主题农场、农业体验基地、乡村旅馆、农家乐、渔家乐发展,培育一批“特色文化旅游村”、“美丽乡村”、“特色休闲小镇”。并在这些示范性村(镇)统一实施乡村旅游“八小工程”,即每个村建一个停车场、一个旅游厕所、一个垃圾集中收集站、一个医疗急救点、一个农副产品商店、一批旅游标识标牌、一个游客咨询中心和一个A级景区,改善提升农村垃圾污水处理和信息网络设施,加强乡村旅游配套设施建设。
  ⑸旅游+会展----重点实施商务旅游带动策略,促进精品旅游与大型会展结合,形成以会展带动旅游,以旅游促进会展的良性互动模式。今年4月,根据王东副市长对发展我市会奖旅游工作的相关指示精神,我局在较短时间内通过对宣传、文化、体育各相关部门、各区政府及有关协会等开展广泛调研,收集、整理了落户我市的国际性奖会、论坛、年会、重要展会等活动信息,拟定了《广州市促进会奖旅游产业发展工作方案(稿)》并上报王东副市长。
  ⑹旅游+工业----培育壮大广州市大型旅游设施、旅游装备、旅游用品、旅游商品等旅游高端制造业。
  ⑺旅游+林业----围绕“十三五”期间广州建设“森林城市”、“花园城市”目标,以城市与自然和谐发展为指引,大力发展森林生态旅游,同时也助力“海绵城市”的建设。
我局在“十三五”规划中提出:坚持合理开发,统筹建立东北部、北部森林生态旅游片区,建设并提升流溪河国家森林公园、石门国家森林公园等一批森林公园,建设广州都市湿地公园生态旅游区。建立定时公布主要森林公园负离子含量的工作制度,提高从业人员专业素质,开展森林科普、森林养生、森林氧吧等旅游产品,加大对主要森林公园植物景观的设计营造力度,切实提升游客的正向体验度。
  ⑻旅游+体育养生----加快体育与旅游融合发展,延伸体育产业链条,培育新兴旅游消费热点。推进旅游与养生融合,提升大众休闲旅游品质,倡导健康旅游理念,提升广州旅游竞争力。
  近年来,我局培育中医药旅游项目,鼓励香江健康山谷、碧水湾等温泉项目与中医药养生结合,支持中医药企业与旅游融合发展,对神农草堂等给予资金扶持。广东省中医药博物馆等一批单位获广东省中医药文化养生旅游示范基地称号。今年向省旅游局推荐7个单位申报国家中医药示范基地,4个项目申报国家中医药示范项目。
  四、研究出台相关政策,突破新业态发展瓶颈方面
  按照《行政许可法》“谁负责审批、谁负责许可、谁负责监管”的原则,项目许可部门按照《广东省市场主体许可经营项目监管清单》对许可经营项目履行监管职责。全域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综合性旅游产业,涵盖旅游、住宿、餐饮等领域,根据《广东省市场主体许可经营项目监管清单中》,“经营餐饮服务业”由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监管,“经营旅馆业”由公安部门监管,“经营旅游业”由旅游部门监管,“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由环境保护部门负责,工商部门配合相关部门依法查处无照经营行为。
  市工商局自2014年1月1日起,在全市范围全面实施商事制度改革,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条件。取消了包括旅游业在内的公司最低注册资本、首次出资比例以及出资期限等限制,实行注册资本认缴登记制度;工商登记前置审批事项由原来的127项压减至11项。其中旅游业、住宿业和餐饮业等由原来的前置审批事项改为后置审批事项;登记时限缩短至3个工作日;放宽了住所(经营场所)登记条件,允许“一址多照”和“一照多址”等。2015年以来继续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全面推行“三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改革,实施工商登记“全城通办”,推行电子营业执照等,极大激发了社会大众投资创业热情,为旅游新业态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市场准入环境。
  市环保局以积极的态度主动做好服务,对现代民宿业、旅游基础设施等重点项目,提前介入,及时向建设单位提供有关产业政策、环保准入门槛、环保报批程序等咨询意见,积极做好前期咨询,协调解决环评文件编制和报批遇到的问题,避免建设单位“踩红线”、“走弯路”。
  五、完善区域基础设施,提升区域生态环境方面
  (一)区域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我局积极推动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扶持做好旅游交通标志牌建设,按照标准要求做好旅游景区游客中心和标识系统建设。全力推进旅游厕所革命,制定了《广州市旅游厕所建设管理三年行动方案》,并经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到2017年底全市计划新建和改扩建旅游厕所230座,其中新建64座、改扩建166座,去年和今年共投入700万元用于扶持旅游厕所建设,明年还将继续予以扶持。着力解决景区旅游大巴停车难问题。委托专业规划设计单位编制旅游大巴停靠规划方案,并制定下发实施方案。至2016年建成了芳村、海珠、广州东站、广州南站、大沙头码头、滘口站等几个广州旅游集散中心,开通了直达南沙、增城、花都等地旅游景区的直达旅游专线;2016年开通了城市新中轴线、千年古城线、西关风情线三条观光巴士线路。2015年10月1日,《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州市农家乐管理办法的通知》(穗府办〔2015〕42号)颁布,明确了农家乐应当遵守《广州市餐饮场所污染防治管理办法》等规定,办理相关环保手续,加强污染治理,完善污水管网建设,使用清洁能源。市、区各级环保部门按照《管理办法》的要求,开展对农家乐的指导和服务,在项目选址、污染治理等方面加强引导和规范,减少产生违法建设,降低对周边环境的污染。
  (二)提升区域生态环境
  农家乐已成为当前市民休闲出游的热门选择,但我市部分农家乐存在设施设备较简陋、环境卫生差、食品安全意识淡薄等问题带来的食品安全隐患不容忽视。市食品药品监督局根据《食品安全法》规定,依法对食品生产经营实行许可制度。由于农家乐餐饮单位经营模式较为特殊,一般处于较为边远的郊区,且经营时间季节性很强。市食品安全监管部门根据农家乐经营特点,合理安排监管工作,督促引导经营业户改善设施设备、依法规范经营,建立健全主要负责人负总责、质量管理人承担连带责任、从业人员人人有责的三级立体化责任体系,确保提供安全、优质、放心的食品,逐步推进农家乐规范、健康、安全发展。并积极配合相关职能部门,开展对农家乐的评级评星工作,提升农家乐经营管理和服务水平,以适应旅游事业发展需求。
  六、加快旅游景区及设施互联网化方面
  我局以智慧景区建设为依托,继续推进智慧旅游产品的推广和应用。智慧景区建设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不断创新优化的过程,两年来,广州地区旅游景区结合自身实际,按照先急后缓、实际可靠、开放互联的原则,将先进的智慧旅游产品广泛应用于景区宣传、景区管理、景区营销和景区服务。南越王博物馆、宝墨园已实现全景区WIFI覆盖。岭南印象园、南沙湿地的智能营销系统,掌握了景区门票直销、分销、结算的主动权。华南植物园、动物园的智能科普应用,提升了景区的文化内涵。白云山风景名胜区和莲花山旅游区的智能监控系统建设,保障了游客的安全和舒适。广州塔和珠江游的智能导览系统,为游客带来了全新的服务体验。目前,广州地区A级景区都先后不同程度地应用智慧旅游产品,为景区的营销推广和绿色低碳可持续性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建设智慧旅游平台工作中,市工业化信息化委大力支持我局以市财政投资信息化项目为手段,提升政府管理和公众服务水平,引领本领域的信息化发展。并通过信息化的手段促进旅游业发展方式转型,突破新业态发展瓶颈。丰富旅游业态,优化改善旅游业的管理方式,更好地满足大众旅游需求。
  七、建立综合管理体系和执法体系方面
  近年来,我局深入贯彻《旅游法》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旅游市场综合监管的通知》,全面落实国家旅游局《关于全面推进依法兴旅、依法治旅的意见》,精心构筑旅游质监执法三大管理体系,即旅游市场监管体系、服务质量提升体系、旅游质监信息公开体系,着力规范旅游市场秩序,维护旅游合法权益,提升旅客满意度,并在旅游目的地监管实践中取得了初步成效。其中,旅游市场监管体系包括多部门联合执法、高频率市场检查、多渠道接收投诉处理和群众满意度评价;服务质量提升体系包括旅游行政执法业务培训、全市旅游服务质量提升、旅游企业指定法人约谈制;旅游质监信息公示体系包括导“旅游行政处罚公示”、“旅游投诉信息公示”和“典型投诉案例公布”。三大管理体系环环相扣,相辅相成,形成统一指挥、联合行动、协作办案、信息共享的旅游综合监管新格局。
  在制度建设方面,我们规范了质监业务处理全过程的登记、统计及卷宗归集,做到处理及时、得当,实现了无一例群体性上访事件。今年5月开始实施《广州市12345政府服务热线群众满意度评价工作办法》,由市政务办向进行过旅游投诉的市民进行满意度回访,汇总回访意见我局的群众满意率分别是:5月,79.8%、6月82.09%、7月88.46%、8月,90%、9月76.99%,在市直机关中名列前茅,持稳步提升态势。
  我局定期向社会公示广州市旅游行政处罚公示和旅游投诉信息公示,受到媒体及市民一致好评。认为信息公开体现了行政管理部门执法的公平、公正、公开,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公示具有准确性、科学性、权威性,发布公示有利于借助市场和舆论的力量,来引导、督促我市旅行社及从业人员不断提高旅游服务质量,促进行业发展。
  八、建立专业化营销体系,开展全域旅游整体营销方面
  (一)加强传统媒体宣传。
我局分别在央视、广州电视台、广州电视台移动频道公交车平台及机场巴士上播放广州旅游形象宣传片。并与广州日报签订三年战略合作协议,开展深度合作;在《广州日报》、《南方都市报》以及其它本地主流媒体,对我局主办的春节旅游活动、广州国际旅游展览会等活动进行了大篇幅的专题系列报道。还在南航航机《空中之家》杂志、广九直通车《直通车月刊》延续合作宣传广州旅游。
  (二)以新媒体为创新点,拓宽宣传渠道。我局通过广州旅游政务网、广州旅游资讯网、广州旅游官方微博、广州旅游微信、广州旅游APP等渠道宣传广州旅游。并在国际社交网站推特(twitter)、脸书(facebook)、品趣志(Pinterest)和YouTube等网上注册广州旅游账户,进行常年不间断的宣传推广,为广州旅游创造一个与国际游客交流的平台。我局海外社交媒体账号运营15个月,Facebook粉丝已超过14.77万,Twitter粉丝数达3.47万,位居中国城市前列。
  (三)利用各类展会宣传观光休闲农业及乡村旅游。在每年举办的广州国际旅游展上,我局协助增城、从化旅游局设置特装展位宣传广州地区的观光休闲农业旅游资源。并积极利用各类境内外旅游展、推介会及有关节庆活动,将观光休闲农业旅游列为我局重点宣传内容。如今年5月19日,我局举办了“广州美丽乡村游”为主题的2016年中国旅游日广州专题活动。各旅游景区、星级酒店和旅行社推出多项旅游主题活动和惠民措施,并组织广之旅等6家旅行社推出8条“广州美丽乡村游”精品线路。我局还联同清远、肇庆、桂林、贺州市旅游局以华南五市旅游联盟的名义联合参加2016中国—东盟博览会旅游展。
  (四)以市场需要为导向,设立境外旅游推广中心。为进一步开拓境外旅游客源市场,我局从2009年开始陆续在主要客源国设立广州旅游境外推广中心。目前已经在悉尼、东京、釜山、纽约、伦敦、吉隆坡等成立了6个广州旅游推广中心。这些境外推广中心分别利用各自的运营网络,以及与当地政府旅游部门、中国国家旅游局驻当地办事处、当地旅游业界良好的合作优势,充分发挥了宣传推广、信息服务、活动举办及媒体宣传等四大职能,对当地旅游市场进行了深入挖掘和开发,随时保持与当地旅游业界密切的联系和互动,将广州最新的旅游资讯送达给目标市场的旅游批发商、零售商及消费者。
  九、创新投融资体制以共享经济模式发展全域旅游方面
  我局一直以来致力于吸引社会各种资源投入旅游业发展。特别是近年来新建成散布于城乡的各类旅游景区景点和服务设施,大多源于行业外资本的投入。近期的代表项目是广州旅游观光巴士。城市观光巴是国外城市最常见的“一日游”服务方式,在引导游客便利游览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让游客既可整体观赏城市风光,也可自由选择到各著名景区游览,一日一票,随上随下,是城市的最佳旅游名片。我局从2014年上半年开始积极推动该项目,并最终促成上海春秋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有运营上海旅游观光巴士丰富经验)和我市三汽公司合作,双方合作设立观光巴士公司经营城市旅游观光专线。并积极协调沟通,取得市交委的鼎力支持并获得市政府批准,于2016年9月25日上午正式开通。观光巴士线路涵盖了新旧城区的特色文化地标如广州塔、北京路步行街、上下九步行街、陈家祠、天河城商圈、云台花园、南越王博物馆、二沙岛等,既能看到广州的现代化又能感受广州的文化底蕴。
  二、下一步工作设想
  下一步,根据贵委员会的宝贵建议,结合我局的工作部署,我局将积极做好以下工作:
  1.遵循国家旅游局关于推进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全域旅游的总体要求,围绕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总目标,加快推进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按照建设“三大战略枢纽”和“国家创新中心城市”的任务要求,塑造世界级旅游品牌、推进产业融合、强化旅游形象推广、形成国际品质的旅游服务体系、构建国内外旅游合作平台、创新旅游管理体制与机制,将旅游业打造为广州市战略性支柱产业和惠及全民的幸福导向型产业。
  2. 坚持市场导向,以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重点,探索旅游消费升级,开发多元化的旅游产品。不断拓展广州旅游新领域,发展新业态,培育新热点,形成一批具有国际吸引力的旅游品牌。发挥“旅游+”强大渗透力,实现社会资源泛旅游化,进一步做到城市公共旅游资源的扩充与提质,将广州市打造成为世界旅游名城和国际旅游目的地、集散地。
  3. 全面实施《广州旅游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并争取开展《广州市全域旅游总体规划》以及相关专项规划的编制。以全域旅游引导新型城镇化建设,力争打造30个特色文化旅游村。动员各类社会资源和力量参与到旅游产业链各个要素的开发经营中,帮助村镇实体产业增收,实现旅游产业均衡发展。在发展乡村旅游业的基础上,通过旅游扶贫政策与项目资金的介入,带动经济结构优化调整和支柱产业培育,提升农村经济的“造血功能”。
  4. 努力扩大旅游产业投融资渠道。一是争取相关部门支持,设立广州旅游产业发展子基金,同时规范旅游发展基金的管理,充分发挥旅游发展基金的宏观导向和激励作用,支持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示范性优质旅游项目。二是创新投融资渠道,引导银行业等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支持,推动金融产品创新,培育广州旅游投融资平台。三是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旅游发展鼓励社会资本采取特许经营、公建民营、民办公助等方式,投资建设旅游、文化设施,逐步扩大政府购买服务范围。四是推进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建设,支持重点旅游龙头企业做大做强。
  衷心感谢贵委员会对广州旅游业的关注和厚爱。欢迎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
  专此函复。



广州市旅游局
2016年11月18日
(联系人:张铭、林瑛,联系电话:81078256、81078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