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关于政协第十三届广州市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第1065号提案答复的函
发布时间:2019-08-12 09:49 来源: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

A类

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关于政协第十三届

广州市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第1065号提案答复的函

蔡卫平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推进我市“图书馆之城”建设的建议》(第1065号)提案已收悉。我局高度重视,积极组织市财政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以及各区人民政府等会办单位进行认真研究办理,并与您在4月21日、8月1日进行了座谈交流、电话沟通等,经综合市财政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各区人民政府等会办单位意见,现将办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一、广州市“图书馆之城”建设情况

近年来,我市着力推动“图书馆之城”建设发展,在公共图书馆政策法规体系、基础设施建设、运营管理制度、服务内容与服务效能等方面均取得历史性突破,各项服务指标实现跨越式发展。截至2018年底,全市共有公共图书馆(分馆)191个,读者到馆人次合计为2427.18万人次,外借文献量合计为2894.76万册次,注册读者量317.47万人,注册读者率为21.30%,举办读者活动场次合计为15184场次,图书馆数字资源下载、浏览量为8678.84万篇(册)次。公共图书馆总体基础服务绩效位居全国前列。

(一)坚持立法先行,图书馆政策法规体系健全完善。

1.2015年5月1日正式实施《广州市公共图书馆条例》(简称《条例》),提出建立以广州图书馆为中心馆,区公共图书馆为区域总馆,镇、街道公共图书馆为分馆的中心馆—总分馆体系化发展模式,创新了公共图书馆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2.编制实施“图书馆之城”建设规划。《广州市“图书馆之城”建设规划(2015-2020)》(下称《规划》)对标香港和新加坡,对广州市公共图书事业作出整体设计,明确街镇图书馆为重点,为街镇图书馆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政策支持和指导。

3.健全完善图书馆事业发展制度体系。2015年至2018年,我市先后出台《条例》《规划》《广州市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下称《实施意见》)等多项“图书馆之城”建设制度,广州市公共图书馆法规政策保障体系已基本建立,为推动我市图书馆事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保障。

4.各区高度重视,完善相应保障制度。白云、荔湾、海珠等区积极制定公共图书馆总分馆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如白云区印发了《白云区公共图书馆总分馆体系建设实施方案》,由区政府分馆领导牵头定期召召集各职能部门及街镇负责人召开联席会议;各街镇成立“一把手”任组长的公共图书馆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本辖区公共图书馆建设的协调工作。2019年草拟了《关于全面推进白云区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的实施方案》,该方案进一步细化规范各项指标,为该区更好更快的全面推进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建设提供强有力政策保障。又如海珠区出台了《海珠区图书馆总分馆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8-2020)》《海珠区图书馆总分馆服务体系建设标准》两项制度;荔湾区出台了《荔湾区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等等。

(二)坚持保障有力,图书馆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

1.强力发挥政府在图书馆建设的基础主导作用。市财政不断优化支出结构,高度重视公共图书馆建设和服务管理提升,加大公共图书馆投入力度。2018年,广州市公共图书馆经费投入合计约为4.51亿元。一是保障公共图书馆基本运转经费。按照中央和省有关文件精神,从2011年开始实施图书馆、文化馆免费开放,并将免费开放后所需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予以保障。2015年投入广州图书馆、少年儿童图书馆合计19,747万元,2016年投入25,257万元,2017年投入26,146万元,2018年投入29,120万元,经费呈逐年增长态势。2019年市本级安排广州图书馆、少年儿童图书馆预算经费为22,728万元。历年经费安排主要用于公共图书馆基本支出以及日常运行补助经费、图书购置、信息化运维和建设等方面,确保我市量大图书馆正常运转,满足群众阅读需求。二是支持区级、街镇图书馆建设。制定并印发了《广州市公共图书馆建设购书补助方案》,鼓励各区按照《条例》标准,加快公共图书馆建设,充实藏书。2015年转移支付有关区公共图书馆建补助经费4,600万元,2016年安排市公共图书馆购书项目经费10,500万元;2017年安排北部山区公共图书馆(室)建设补助经费452万元以及白云区公共图书馆建设补助经费800万元。2018年,补助490万元用于街镇图书馆改造、市民书房建设,我市街镇分馆建设水平整体获得较大提升。2019年补助500万元用于街镇图书馆改造、社会力量共建分馆。

2.市级图书馆成为公共文化标杆,办馆条件全国领先。广州图书馆新馆选址城市客厅“花城广场”,建筑面积9.8万平方米,总投资13.14亿元,是世界以城市命名单体面积最大的公共图书馆。广州图书馆自2014年开始连续多年主要服务效能指标位居全国公共图书馆第一,跻身世界公共图书馆前列。广州少年儿童图书馆建筑面积为1.9万平方米。广州少年儿童图书馆年文献外借量747.34万册,在全国公共少儿图书馆中位居首位。此外,市政府与华南理工大学合作启动规划建筑面积约6万平方米的广州科技图书馆项目,将打造成兼具高校图书馆与公共图书馆双重功能的国际性科技、经济文献中心。

3.区级图书馆建设步入快车道。截止2018年12月底,全市区级公共图书馆11个17处,总建筑面积为15.82万平方米。2015年12月黄埔区图书馆新馆对外开放,2016年6月从化图书馆二期对外开放,2017年2月海珠区少儿馆对外开放。目前,南沙区、花都区、番禺区、海珠区、白云区、越秀区等区均在推进实施图书馆新建或改建项目。

各区不断加大对图书馆财政投入。如2017-2019年天河区财政共计安排了区图书馆经费4050万元;2018年,海珠区支出经费1475.11万元;番禺区不断增加购书经费,2017年增加购书经费500万,2018、2019年购书经费已达到750万元。

4.全力推进总分馆制及街镇图书馆建设。市、区两级政府加强街镇分馆建设力度,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全市公共图书馆覆盖率和建设水平稳步提高。截至2018年底,广州市共有公共图书馆(分馆)191个,全市图书馆覆盖率达80.00%。如越秀区、黄埔区、南沙等区街镇分馆覆盖率已达100%。越秀区建设街镇分馆16个、特色分馆2个及2个社区图书服务点;黄埔区已建成分馆27个,服务点10个,完成街镇分馆全覆盖工作,形成基本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

(三)坚持创新管理,图书馆服务效能显著提升。

1.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不断完善。2016至2017年按照因地制宜、分类分层推进的原则,分三种类型开展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试点工作。2018年在试点的基础上,总结经验做法,全面推进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截至2018年底,全市共有公共图书馆(分馆)191个,比2015年增加104个,总面积达40.58万平方米。

2.图书馆服务效能名列全国前茅。2018年全市公共图书馆读者到馆人次、人均读者到馆人次、外借文献量册次、人均外借文献量册次,注册读者量,较2014年分别增长91.27%、67.86%、147.61%、117.31%、105.45%;举办读者活动场次合计为15184场;人均利用数字信息资源5.82篇(册)次,服务效能显著提升,各项基础服务指标均居全国前列。

(四)坚持共建共享,社会资源成为图书馆建设重要力量。

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原则,采取文教融合、文商融合、文企融合等方式,积极与学校、企业、园区、地产商等各类社会机构合办图书馆、文化馆分馆,以财政小投入撬动社会力量大投入。制定印发了《广州市与社会力量合办公共图书馆分馆指引》,将与社会合办图书馆纳入图书馆总分馆体系,实行统一规则、统一服务、通借通还。截至2018年底,广州市公共图书馆与社会力量合作建设分馆41个,均纳入通借通还网络,实行统一规则、统一服务,合作分馆共接待读者超过145万人次,外借文献超过50万册次,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黄埔区按照“一馆一策”的原则,创新“政府资源补给+企业自主运营+社会力量参与”的分馆建设模式,实现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的快速发展。

(五)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加大公共图书馆人员投入和培训力度。全市公共图书馆事业人才队伍建设取得显著进步,工作人员数量和质量均获得较大提升。以广州图书馆为例,为加强中心馆建设,依据《条例》要求,在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市编办两次通过全市编制统筹调剂为该馆增加编制160人,为事业发展和业务建设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2018年,广州市公共图书馆共有从业人员1384人,平均约每1.08万常住人口配备一名工作人员。同年,广州市图书馆学会共举办专业课培训27场,累计提供继续教育课程185学时,参训学员达4756人次。广州市文广旅局在2018年、2019年举办两届公共图书馆高级人才研修班。

增城、海珠、越秀、南沙等各区普遍不断加大投入,完善人力资源保障机制,采取多种用工方式,解决人力资源不足问题。如黄埔区图书馆共有人员80名,已达到《条例》相关规定的标准;增城区已构建一只以事业编制人员为基础、政府聘员为辅、购买服务人员为补充的工作队伍,队伍数量87人(其中,事业编制人员18人,政府聘员10名,购买服务人员59名)。越秀区为各街道图书分馆配备业务馆长,业务馆长采取统一聘任、统一培训、统一派驻。南沙区采取人力资源服务外包形式,财政投入190万元配齐街镇分馆工作人员等,各区有效保障了总分馆服务体系建设和街镇图书馆运行、服务需要。

与此同时,各区通过加强分馆人员培训和指导、支持申报职称和建立常态化的志愿者服务机制,不断提升加强基层图书馆人力资源建设和专业化水平。如2018年白云区开展基层培训辅导1152人次,分馆有3人获得助理馆员资格,实现零突破。海珠建立图书馆志愿服务团队,共招募图书志愿者2710名,提供服务时长8249小时。

(六)开展《条例》立法实施效果评估和我市公共图书馆第三方评估等工作。目前,广州市人大正推进完成《条例》立法后评估工作、开展《条例》执法检查等;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也已启动公共图书馆第三方评估工作,这将更好地促进政府落实保障责任。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

当前,广州市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建设、管理与服务的政策保障等顶层设计基本完成,公共图书馆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逐步建立健全,但事业发展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为推动图书馆事业全面上水平,在提升城市文化综合实力上出新出彩,更好地满足新时代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我们建议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进一步加强“图书馆之城”建设。

(一)多措并举推动落实各级政府主体责任。落实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和《条例》相关要求,加大各级政府财政投入、人员等投入,确保各级政府责任到位、保障到位。完成人大组织开展《条例》执法检查工作,推动区级政府依法严格履行区域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保障责任。完成公共图书馆第三方评估工作,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工作方向,将公共图书馆的评价权和监督权更多地交给社会。

(二)补短提质促进图书馆事业均衡发展。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与质量提升。一是配合市发改委做好广州科技图书馆立项和功能设计。二是推进各区新馆的建成和开放,南沙区图书馆新馆和越秀区少儿馆计划2019年底开放,白云区图书馆新馆计划2020年初对外开放,番禺区图书馆新馆计划2020年底建成开放;海珠区文化服务中心二期新图书馆项目已动工,新增面积13000平米。落实天河区新图书馆(总建筑面积为70416平方米)、荔湾区广船地块滨江绿地公园中新馆立项等工作。三是按做强做实基层的原则,重点推进街镇图书馆分馆的改造升级和全覆盖建设。市财政2019年已落实补助20个镇街图书馆、10个市民书房的提升专业化改造,到2019年底建成全市建设公共图书馆(分馆)达200个。海珠区推进江海街、南石头街和滨江街等街镇新建或改造500平方米以上图书分馆;白云区黄石、景泰、石井等以及从化的鳌头、太平等分馆也将于2019年陆续改造完成。四是继续推进并完善公共图书馆与社会力量互利合作共建图书馆的协作机制,利用财政小额投入撬动社会力量大额投入。如海珠区广东工艺美术园分馆、TIT创意产业园分馆等分馆建设。

(三)建立健全人力资源保障机制。一是继续贯彻《广州市事业单位引进高层次人才和短缺专业人才办法》(穗人社发〔2015〕25号)及实施细则、组织实施广州市事业单位校园招聘“优才计划”,继续加大对图书专业领域人才在内的各类人才的引进力度,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在职能范围内积极支持“图书馆之城”建设。二是将大力支持和积极配合完善相关继续教育政策制度和教学条件,提升公共图书馆专业技术人员综合素养。三是继续推进公共图书馆高级人才研修班项目,培养高层次人才,加强市、区两级图书馆工作人员挂职、跟班培训等人才交流培养机制建设。

(四)改革创新推动基层文化阵地融合发展。推进街镇图书馆分馆与文化站融合发展,同时,鼓励文化设施与党建活动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等共建共享创新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新期待新需求。

(五)加快数字化建设。整合广州数字图书馆、数字文化馆、数字博物馆,推出广州公共文化服务云平台,为群众提供一站式、精准化、互动式公共文化服务,为各级文化部门提供可量化、可比较、可追踪的精确决策数据。海珠、番禺等区设立数据智慧墙,对接大数据平台,做好服务数据挖掘,提升服务。

感谢您对我市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关心和支持,欢迎您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以上意见可主动公开。

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

2019年8月8日

(联系人:李少鹏,联系电话:81074586)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