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对广州市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第2034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时间:2017-11-03 14:32 来源:本网

尊敬的陈东委员:

  您在广州市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打造广州“华夏龙舟港”提案》(第2034号)提案收悉。针对提案内容,现综合市国土规划委、水务局、港务局和体育局的意见,答复如下:

  一、该提案对推进龙舟文化及相关项目具有重要意义

  您提出的龙舟竞渡有利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发扬爱国主义精神,凝聚民族团结作用,是民间喜闻乐见的有益身心的文化体育活动。该提案对广州龙舟传统文化的传承及龙舟运动的普及和发展有着积极意义。建设“华夏龙舟港”将有助于促进广州市龙舟民俗文化的发展、延伸及宣传,促进广州龙舟经济,带动体育新发展;有助于弘扬航运文化,提升广州与国内外的文化、体育、旅游、经济联系,打造广州规划发展的新亮点,成为广州市的一张文化名片;有助于推动龙舟经济、体育的发展,丰富市民的文化、体育生活,挖掘和弘扬水文化,提高广州的国际影响力。

  二、我市已编制珠江两岸优化提升规划和江心岛控制性详细规划

  (一)开展珠江两岸优化提升规划工作,构建珠江经济带、创新带、景观带,编制《珠江景观带风貌控制导则》,完善景观风貌的横向及纵向控制系统,对珠江沿岸的建筑风格、天际线、开敞空间、沿江界面等要素提出详细的管控要求,构建从规划设计到建设实施的全流程管控机制,保障了优良的城市空间环境品质。

  (二)开展江心岛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工作,落实“一岛一规一策”。《珠江江心岛保护规划》已于2015年12月4日经第二届市规委会第三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根据市规委会的要求,组织逐一开展各岛屿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工作,落实“一岛一规一策”,对每个江心岛屿的主导功能、生态保护、设施配套、建设控制指标提出详细要求,形成对江心岛屿的整体保护控制体系。

  (三)组织“一江两岸三带”相关规划,将历史文化作为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把广州蕴含的多种珍贵文化与珠江相融合,其中龙舟文化作为与珠江联系最紧密的传统文化之一,也是 “一江两岸三带”规划中的重点。《珠江景观带重点区段(三个十公里)城市设计与景观详细规划导则》中提出打造历史文化主题路线,策划珠江流域历史大讲坛、龙舟争渡赛等活动。这与委员提出的“以龙舟文化带动和促进龙舟经济、体育的新发展,向世界展现中华民族的龙舟文化,开展龙舟文化国际交流”的目标是一致的。

  三、广州“华夏龙舟港”等项目是较大系统工程,需专题研究论证

  (一)建设需具备的条件:一是水域相对开阔。有500米以上的直行水道,水流相对静止或较缓。二是建设相应配套设施。两岸需要有能满足龙舟文化展示、宣传及运动训练场所、器材存放等设施用地,还必须建设相应功能房及其他配套设施。三是产业链发展规划。建设“华夏龙舟港”,必须与文化、旅游、商务、制造等产业相结合起来,互相促进,以带动产业链发展。

  (二)不建议直接纳入“一江两岸三带”规划。关于将“华夏龙舟港”建设纳入我市“一江两岸三带”规划等具体建议,考虑到龙舟活动具有强烈的时节性,为避免平日利用率较低,造成资源浪费,建议“华夏龙舟港”可考虑与现有港口合并建设,并进一步研究龙舟文化的传承与表达形式。

  (三)“华夏龙舟港”项目需专门论证决策。建设“华夏龙舟港”这样的大型项目,涉及选址,建设,内容策划设置等系统工程,需相关部门论证决策。“华夏龙舟港”的规划和实施应符合相关水行政法律法规、技术规范、规划的要求,与《广州市珠江堤防整治规划》做好衔接。 须从民俗文化和旅游、体育等角度开展“华夏龙舟港”规划,充分利用我市河涌网络条件,结合滨水旅游资源,遵照传统民俗,逐步研究制订龙舟港规划方案。有关龙舟港规划选址应与港口规划相衔接,确保与客货运码头和航道、锚地的正常运营相互协调。

  再次感谢您对我市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关注与支持。

  专此答复。

 

  广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

  2017年8月8日

 

  (联系人:邓凯文,联系电话:28338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