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关于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第4047号提案答复的函
发布时间:2018-08-24 15:08 来源:本网

邓兆萍委员:

  您在广州市政协第十三届二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借助服装时尚产业实现传统技艺传承创新的提案》(第4047号)收悉。感谢您对广州非遗传统技艺保护、传承工作的关心和支持。非遗传统技艺与文化创意、创新相结合,融入时尚生活,是时代发展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需求,也是非遗传统技艺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对广州非遗传统技艺的保护和传承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我市在推进非遗保护、传承、推广和创新发展等各个方面都进行了积极探索,并取得了一些成效。经与您7月23日、8月6日、8月14日多次沟通,并综合市发展改革委、市商务委的会办意见,现答复如下:

  一、我市非遗保护工作基本情况

  (一)逐步健全非遗保护制度。

  随着实践的开展,非遗保护工作的理念不断深化。我局通过制度设计,强化联席会议制度,重点加强与教育、人社、财政等部门的沟通,促进非遗联动保护。2015年11月,经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广州市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弘扬岭南文化工作方案》。2016年11月出台《广州市培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人才工作方案》和《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联席会议制度》,修改完善《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章程》。2018年4月,我局制定印发《广州市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站方案(2018-2020)》。起草并修改完成《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办法(送审稿)》,提交市政府法制办审查。全市非遗保护工作实现制度化和规范化。

  (二)陆续完善非遗名录体系。

  迄今,我市共认定了六批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和六批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名录体系。认定市级非遗代表性名录项目107项,其中包括人类非遗代表作2项,国家级非遗项目17项,省级非遗项目81项;评定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15名,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75名,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182名。评定33家市级非遗传承基地,成功申报14家省级非遗传承保护示范基地,越秀区成为省级广府文化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6个项目进入文化部中国传统工艺振兴目录。

  我市先后开展了两次全市非遗普查,是全国为数不多开展了两次非遗普查工作的城市;出版了全国首部非遗志《广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志》和首本地市级非遗蓝皮书《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报告(2016)》;在全国率先开展传承人口述历史资料片和数字化采集工作。

  (三)积极推进非遗场馆建设。

  我局与荔湾区政府共同推进的广府非遗馆(暂定名)建设正在有序进行。该馆位于泮溪酒家对面,建筑面积约4000多平方米,拟打造成集展览交流、学术研究、传承培训、发布交易等功能及相关配套服务为一体的非遗综合性场馆。2017年完成地下地上全部土建工程,非遗馆布展大纲、非遗馆改建及装修布展工程项目建议书、预算等工作目前也已经完成,现正进行陈列布展设计。该馆建成后,将成为我市第一个全面、系统地展示广州非遗发展脉络和地域特色文化的非遗综合性场馆,具有历史性突破意义,对提高城市文化软实力、传承城市文脉,促进文商旅融合、拉动老城区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也都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四)拓宽非遗保护工作路径。

  我局在贯彻落实《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和省文化厅有关建设非遗工作站要求的基础上,结合我市非遗工作实际情况,进一步拓宽非遗保护工作路径,于2018年1月,在广州体育学院武术学院成立广州市首个非遗工作站——岭南武术非遗工作站,加强对武术非遗项目及岭南传统武术文化的挖掘、研究、保护与传承,具有先行先试的示范作用。

  2018年1月,我局主导成立广东省首支非遗保护志愿者服务队——广州非遗保护志愿者服务队,与非遗项目保护单位开展合作,帮助非遗项目尤其是濒危项目进行数据调查和整理,参与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和推广等,促进非遗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紧密融合。

  (五)促进非遗融入现代生活。

  我市通过不断尝试,积极推动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相融合,努力使非遗“见人见物见生活”。越秀区非遗玩家空间创新投入运营思路,通过政府扶持,引入社会资本参与非遗保护和推广,融入现代生活,拟打造展示、传承、交流、创意四大板块,集非遗展示、传承、体验、文创、文化交流、品牌孵化等功能于一体,促进非遗的活化利用。预计12月建设完毕,明年1月投入运营。黄埔区文广新局和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共同打造“非遗传承 黄埔记忆——黄埔非遗题材原创歌舞晚会”,以讲述故事为主线,以波罗诞、貔貅舞、舞春牛等非遗项目为主题,实现了传统非遗文化与时尚舞台艺术的巧妙结合。

  (六)丰富非遗传承宣传载体。

  自2012年起,我局开始启动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口述历史资料片项目,目前已成为我市非遗抢救性保护工作的品牌工作,在全国领先,为我市非遗传承和研究提供了珍贵的历史资料,成为非遗抢救性保护的重要内容。目前已完成三批24名代表性传承人口述历史资料片的制作,现正在开展第四批资料片制作工作。

  在非遗宣传、传播方面,充分利用好传统节庆活动和各类非遗会展等传统平台,并将人流密集的机场、地铁等公共场所打造成非遗宣传的重要窗口。近年来,逐步将非遗打造成为重要的对外文化交流品牌,2017年广州财富全球论坛,非遗产品成为赠送外宾的政府采购礼品,并精心安排了五条配偶参观非遗路线和一条媒体采访非遗路线。同时,非遗传播瞄准年轻人和网络媒体。2017年重点策划的“文化网红游广州非遗”和“广州非遗二代上直播”大型专题网络直播活动,浏览和转发量达到160万次,起到了良好的宣传效果。

  二、推动传统技艺传承创新工作情况

  (一)完善非遗创新发展制度保障,促进跨界融合。

  我市一向高度重视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发展,近年来,更是通过制定相关政策,不断完善非遗法律法规,促进传统非遗技艺“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经市人民政府同意,市发展改革委牵头编制并于2017年10月印发实施《广州市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行动方案(2016—2020年)》,提出要发展高品质特色文化产品,重点扶持粤剧、粤曲、岭南古琴、广东音乐、岭南木偶戏、“三雕一彩一绣”等项目,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传统工艺美术的保护传承和创意开发力度,挖掘岭南文化内涵,秉持“工匠精神”,打造有广州特色、高品质的文化产品。

  2016年11月,经市政府同意,市文广新局印发《广州市培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人才工作方案》,鼓励依托广州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推动具有地方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产品的创新设计。2018年4月,市文广新局制定印发《广州市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站方案(2018-2020)》,推动我市非遗工作站建设,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我市非遗搭建跨界合作、资源整合平台,促进非遗走进现代生活。

  (二)搭建非遗创新发展交流平台,营造良好氛围。

  2016年,中共广州市委宣传部、市文广新局主办的《绣美花城——广州非遗创意赛·广绣风》,以我市广绣丰富的文物和非遗资源为基础,为广绣搭建传统与当代的对话交流平台和跨界资源整合平台,加强文物的活化利用,推动广绣融入当代生活,促使其在创新发展中得以传承,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和市场效果。

  近年来,市商务委整合利用国际原创设计产业资源,推动时尚业界加强交流对接,与国际知名时装周开展多领域全方位合作,多形式、广领域支持广州服装设计、时尚产业品牌企业与广州本土专业市场多元化合作。2017年,广州市服装时尚相关行业协会、品牌企业争相举办形式多元化的国际合作交流活动,深度整合服装行业上下游供应链,为广州服装产业向展贸型、品牌化转型升级提供平台和载体支撑。其中,由市商务委、天河区政府、广州时尚周组委会共同举办的“广州设计之夜暨2017广州时尚周”,共有3场会议论坛,19场时尚大秀,39个国际品牌时尚发布会,吸引了28个国家的原创时尚大师参加。

  (三)推动广州传统工艺品“走出去”,不断扩大影响。

  市十三五规划提出,要加强三雕一彩一绣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利用。为此,我市在做好非遗保护和传承工作的同时,充分利用各种平台,积极推动广州非遗推广和发展。

  2016年以来,市文广新局组织赴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广州文化周”系列活动,开展包括广彩、榄雕、粤剧、广东音乐曲艺、岭南木偶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内的展示展演活动,促进文化交流,推广和宣传广府文化,不断扩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影响力。2017广州财富全球论坛,非遗展示展演和非遗礼品成为我市对外文化推广的重要内容,代表广州城市文化形象。我市精心安排5条配偶参观考察路线,选调30个以上的非遗项目参与其中,让配偶充分感受广州非遗魅力;推出专门的一条非遗媒体采访路线,供国内外记者参观采访;广彩和广东音乐CD作为赠送国内外嘉宾的外宣礼品,深受嘉宾喜爱。

  (四)支持加强广府传统工艺产业集聚,培育后备人才。

  近年来,我市积极推动广府传统工艺产业集聚,建立老字号非遗保护机制,鼓励老字号企业积极开展生产性保护,支持荔湾区打造恩宁路老字号一条街,实现文商旅融合发展;支持广州市轻工技师学院岭南特色工艺传承基地14间大师工作室建设,打造滨江路工艺美术大师一条街。今后,我市将继续加强行业集聚,打造一批以“三雕一彩一绣”等传统工艺为代表的传统美术、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创意示范基地、产业孵化基地,形成工艺美术品牌集聚区。

  为进一步加强非遗人才队伍建设,2016年11月,经市政府同意,市文广新局印发了《广州市培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人才工作方案》,对各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和列入濒临消失的非遗项目学艺者予以扶持,培养和引进非遗研究、传承、保护、管理等专门人才。

  三、下一步工作安排

  (一)进一步加强非遗创新制度保障。

  我市将继续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遵循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原则,秉持“创造新发展、创新性转化”理念,加快推动《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早日出台,通过法规规章的制定和完善,进一步加强我市非遗保护、传承和合理利用,鼓励和支持在有效保护的基础上,合理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具有地方特色和市场潜力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鼓励非遗与当代生活融合发展。服装时尚产业作为当代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办法》将同样鼓励和支持其深入挖掘广州非遗资源,合理利用非遗元素,不断创新产品设计,积极寻求与传统技艺之间的契合点。

  目前,《广州市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三年计划”方案》正在制定过程中,其中的《广绣“三年计划”方案》,将立足于对广绣所包含的技艺和文化内涵的深入挖掘,通过提升设计和制作水平、充分运用广绣的传统资源、整合各界资源开展跨界合作,使广绣资源在现代生活中得到活化应用。该方案在促进广绣与包括服装时尚产业在内的领域跨界融合方面,也将提供一些政策的支持。

  (二)进一步推动时尚产业平台建设。

  今后,我市将继续支持广州服装设计、时尚产业品牌企业与广州本土专业市场多元化合作,进一步提升专业市场朝创新型、智慧型时尚平台发展。整合高校、企业、设计机构、行业协会等设计研发力量,鼓励广州企业与国际知名企业、设计师加强交流合作,提升时尚设计国际化水平。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到国外设立、并购设计机构,大力引进国内外知名设计创意企业、设计师落户广州,打造全球时尚设计集聚地。推动时尚设计、展示与数字创意对接。继续办好广州文交会、中国国际纪录片节、中国(广州)国际演艺交易会、中国国际漫画节、广州国际艺术博览会等具有国际国内影响力的文化节展活动,为服装时尚产业提供创意设计、产品展示和文化交流平台,对体现非遗元素的产品进一步加强宣传推广。

  同时,严格执行省清理和规范庆典研讨会论坛活动工作领导小组2018年4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做好全省党政机关境内举办展会活动工作的通知》,进一步加强社会动员,鼓励以行业或企业举办为主举办相关展会活动。

  (三)进一步推动传统工艺品“走出去”。

  市商务委与市文广新局联合制定的《广州市推动“三雕一彩一绣”等传统工艺品“走出去”工作方案》近日已经市政府审定,该工作方案将积极推进岭南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加强传统工艺产业集聚,打造一批以“三雕一彩一绣”等传统工艺为代表的传统美术、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创意示范基地、产业孵化基地,形成工艺美术品牌集聚区。加大龙头骨干企业和知名商标品牌的培育力度,提升广州传统工艺品知名度,推动广府文化“走出去”。

  目前,我市尚无综合性和专门的非遗园区,暂不具备建立传统技艺传承和服装时尚产业相结合的专门园区的条件。但在落实上述工作方案过程中,我们将充分利用现有的文化产业园区和工业创意园区等资源,引入传统技艺类非遗项目进驻,作为与服装产业结合比较紧密的广绣等项目,也将是重点引入的项目。

  (四)进一步加大非遗人才培养力度。

  根据《广州市推动“三雕一彩一绣”等传统工艺品“走出去”工作方案》,我市将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加强职业院校相关专业论证开发与建设,探索非遗学徒制培养与课程改革的方法途径,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培养和建设,保障专业人才的可持续发展。鼓励和支持职业院校与传统工艺品企业、非遗传承人和大师合作,开设传统工艺培训课程,对非遗传承人和大师进校园兼职任教项目予以经费支持。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各级政府部门和协会组织的技能大赛和技能大师认定,有效推动技能人才的培养。

  专此答复。

 

  广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

  2018年8月20日

 

  (联系人:孔祥文,联系电话:28338079、13922279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