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关于市第十六届人大三次会议第20232207号建议会办意见的函
发布时间:2023-02-15 14:10 来源: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

市委宣传部:

  郑宇等代表提出的《关于广州市高质量建设国家级红色文化传承弘扬示范区的建议》(第20232207号)收悉。经认真研究,我局会办意见如下:

  我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的重要指示精神,大力推进红色文化传承弘扬示范区建设,在红色资源核查、革命文物保护管理、红色资源活化利用、探索机制创新、繁荣文艺创作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工作。

  一、全面深入开展普查,摸清广州红色资源家底

  (一)开展国家红色旅游资源普查试点。把红色资源普查作为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完成《广州市红色旅游资源普查报告》《广州市红色旅游资源普查单体调查图文集》《广州市红色旅游资源普查技术标准》,为全国红色旅游资源普查提供“广州模式”“广州经验”。我市现有各类红色旅游资源619项,其中物质遗存类红色旅游资源526项,人文活动类旅游资源93项。

  (二)核定革命文物名录。2021年核定公布不可移动革命文物214处和8112件(套)可移动革命文物,其中国家级不可移动革命文物15处(数量居全省第一、全国城市第三),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6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72处,区级及以下革命文物111处。

  (三)加强革命文物精细化管理。组织对全市革命文物进行编辑整理、统计造册、分类归档、建立台账,建立革命文物数据库,实现革命文物信息化、精细化管理。印制了《广州市不可移动革命文物图册》《广州市不可移动革命文物分布图》《广州市革命文物保护单位保护单位、建设控制地带图集》等资料。

  (四)强化研究阐释。统筹力量,科学规划,扎实推进红色文化研究,深入挖掘阐释广州红色文化的历史地位、精神内涵和时代价值。成立中共三大研究中心,汇聚整合省市党史部门、科研院所、文博场馆等研究力量,以中共三大和大革命运动为主攻方向,积极开展革命史料的抢救、征集、研究、阐释。编纂完成《中共三大研究第一辑》《中共三大历史资料汇编》《中共三大历史图录》等文献资料,举办“英雄城市 红色印记”系列学术研讨活动,填补国内中共三大与大革命运动历史研究空白,提升广州红色文化研究在全国的学术话语权和影响力。

  二、加强革命遗址保护,用心守护广州红色文化根脉

  (一)开展文物保护修缮工程。推动南石头监狱遗址实施原址保护,在遗址上规划建设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新馆,目前已开展项目相关规划工作。完成东园文化广场、广东省立宣讲员养成所旧址、中共广东省委临时委员会旧址、杨匏安旧居等修缮保护,一大批红色革命遗址保存状况和周边环境风貌得到显著提升。

  (二)推动革命文物提档升级。积极开展第二批广东省革命文物名录推荐申报和现有革命文物提档升级工作,共有5处市级革命文物升级为第十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8处革命文物升级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三)加大革命文物保护经费投入。多方筹措资金,为文物保驾护航。2021年,完成全市26处省级以上革命文物保护单位保险捐赠工作,为我市省级以上革命文物保护单位提供总保额达4.2亿的风险保障。2022年省财政下达了3000万元,用于越秀区红色文化传承弘扬项目。我局根据每年财政安排的广州市文物保护专项补助资金,结合项目申报和评审工作情况,进一步合理向革命文物保护以及红色资源方面适度倾斜。同时着力推动各区政府尽快依法设立本区文物保护专项资金,加大对革命文物的保护力度。市区资金互相配合,共同推进全市文物保护工作有力有效高质量开展。

  三、活化利用红色资源,创新打造红色文化地标

  (一)打造红色阵地。以“绣花”功夫推进红色场馆改造提升,打造红色教育基地。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完成改扩建和展陈提升,改扩建后展陈面积比原来增加一倍多,生动展示中共三大波澜壮阔的辉煌历史。改陈后的“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历史陈列”入选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文物局联合推介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精品展览”名单。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开馆一年多来,先后接待6500批次40多万人次。高标准完成农讲所、广州起义纪念馆、中华全国总工会旧址纪念馆等改扩建和环境改造,2022年5月团一大纪念馆建成开馆,我市红色史迹场馆成为广州文化旅游的网红打卡地。广州起义纪念馆被评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中华全国总工会旧址纪念馆被评为“全国职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二)推出红色精品线路。积极探索“旅游+红色文化+党史学习教育”新模式,推出1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编印《学百年党史 游千年广州——广州百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集锦》《读懂红色广州 广州市红色旅游精品线路指南》,营造学党史、游广州的浓厚氛围。“红色广州·革命之城”精品线路入选由国家文旅部、中宣部等联合发布的“建党百年红色旅游百条精品线路”。按照 3A 级以上标准培育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建成6个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13个红色旅游国家A级景区。

  (三)开展品牌活动。利用广州丰富红色资源,创新方式方法,讲好红色故事,传播革命精神,赓续红色血脉。开设“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红色文化讲堂”,推出“百年红讲台 传颂南粤红”项目,打造集演出、文旅、展览、文创、音视频产品于一身的广州红色文化品牌。2021、2022年,先后围绕“广州起义”“启航1925”等主题开展“红色文化轻骑兵”系列活动,将党史学习教育送到“家门口”,这是我市把革命文物保护好、管理好、运用好的创新性做法。其中,“红色文化轻骑兵之追寻革命足迹”获得全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优秀案例。

  (四)广泛宣传推介。发放1万多册广州红色旅游印记,开展红色文旅专题论坛、“广州红·英雄城”广州红色旅游季等活动,激活红色文化基因。利用新媒体、自媒体和主流新闻媒体,举办红色文化旅游形象宣传推介会,利用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广州国际旅游展、广州文交会等平台,加强推广营销,推动红色文旅市场繁荣发展。

  四、探索红色资源机制创新,建立健全革命文物管理体系

  (一)完善管理规章制度。强化规划引领,编制《广州近现代革命史迹文物保护规划》《广州市红色革命史迹文物保护规划》,统筹推进革命文物保护。积极推动全市革命文物立法,会同市司法局开展政府规章《广州市革命遗存保护办法》的立法工作,努力将现有成熟经验和有效做法固化为规章制度。制定和完善《广州市不可移动革命文物动态管理制度》《革命文物处日常事务工作指引》等规章制度,为全市革命文物保护工作提供法律依据和政策保障。

  (二)建立部门联动机制。成立市、区两级文物管理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委员会,由市、区政府主要领导担任委员会主任,市各相关部门为成员,加强对革命文物保护工作的统筹协调。成立文物管理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家委员会,组建专家库,为革命文物保护利用提供智力支持。建立部门协同合作的有效机制,推动革命文物保护工作高效落实。

   (三)鼓励红色文化与旅游等融合发展。鼓励旅游企业投入红色文化旅游与宣传,组织旅行社持续向广大市民游客宣传推广红色旅游精品线路。下一步,拟将旅行社组织游客赴红色景区的“广州一日游”旅游行程,纳入正在修订的《广州市组织接待游客来穗旅游奖励办法》的奖励范围,进一步推动游客参观我市红色景区。  

   (四)支持红色资源合理开放利用。加快推进《广州市文物活化利用试行办法》修订,为文物活化利用工作提更合理供政策支持和技术指导。支持红色资源文物建筑开辟为文化教育活动等场所,开展红色文化创意等合理利用,鼓励在已活化利用的文物建筑内因地制宜建设公共图书馆分馆(服务点)、文化分馆(服务点)等公共文化设施,提供公共文化服务,对符合条件的,将加强扶持,打造成“花城市民文化空间”。鼓励在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等公共文化设施中引入红色图书、摄影、书画艺术展等主题文化展示等功能,加强工作指导,拓展红色资源宣传阵地。

  五、繁荣文艺创作,用情讲好广州红色故事

  (一)坚持用文艺生动再现革命故事。精心创排话剧《春雪润之》、芭蕾舞剧《浩然铁军》《旗帜》、粤剧《刑场上的婚礼》《山乡风云》《三家巷》(青春版)、木偶剧《游曦》等一批红色题材舞台剧目,推出长篇小说《乌江引》《第一缕光》、广播剧《向秀丽》《农运先声》等30多部红色题材文艺作品,创作国画《第一次携手》、油画《西藏民主改革》等近百件红色主题绘画雕塑作品,凝心聚力推动红色文化广泛传播。

  (二)坚持用文艺赓续红色血脉。高规格打造“红色艺术季”,引进大型史诗歌剧《长征》、民族歌剧《沂蒙山》《半条红军被》、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闪闪的红星》等红色经典舞台剧目,用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讲好红色故事。举办“百年风华 时代画卷——广州美术经典中的党史展”“岭表华彩”红色主题美术创作写生展、“生命的赞歌——广州市抗击新冠感染主题美术作品展”,用心用情用功讴歌红色革命精神。

  (三)坚持用文艺璀璨绽放理想之光。粤剧电影《刑场上的婚礼》获第33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戏曲片”提名奖,芭蕾舞剧《浩然铁军》《旗帜》入围中国舞蹈“荷花奖”终评。曲艺作品西河大鼓书《大营救》、广东南音新唱《同心结》获全国群众文艺政府最高奖“群星奖”,舞蹈作品《步步高》入围第十九届群星奖决赛。芭蕾舞剧《旗帜》、广播剧《团一大在广州》、长篇小说《乌江引》等多部红色文艺精品项目获2022年广东省第十二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国画《第一次携手》、油画《西藏民主改革》等4件红色主题美术作品入选由中宣部、中国美协举办的庆祝建党百年大型美术创作工程项目,获得社会广泛好评。

  以上意见可主动公开。



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

2023年2月14日

  (联系人:卢健鹏,联系方式:38925462)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