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旅游局关于广州市第十五届人大三次会议第20182403号代表建议答复的函
发布时间:2018-05-29 14:39 来源:本网

穗旅函〔2018〕373号

邱波(等)代表:

       您们在广州市第十五届人大三次会议提出的《整合“文化+旅游+地铁”发展广州文化旅游经济建议》(第20182403号)收悉,我局高度重视,积极组织有关力量认真研究办理,经综合市国土规划委,市发展改革委,广州地铁集团,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市商务委,市财政局等会办单位意见,现将办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我们赞同您们在分析广州文化、旅游资源及地铁网络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广州整合“文化+旅游+地铁”商业模式的具体建议,对于落实“绿色生态城市”和“宜居城市”理念,彰显“花城、绿城、水城”的城市特色有着积极意义,对于我市打造具有特色的文化旅游品牌,全面提升旅游业的服务水平和行业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一)关于政府要当跨部门的整合者,宣传、造势的领头羊的建议

       在政策方面,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加大对广州市旅游业的支持力度,出台《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意见》(府函[2017]79号),推动全域旅游发展,完善旅游交通体系,优化旅游公共服务体系,针对旅游龙头企业和重大旅游投资项目、旅游对外推介等提出相对应的扶持政策,推动我市成为世界旅游名城和重要的国际旅游目的地、集散地。

       在跨部门整合方面,为进一步整合广州市公共交通和旅游资源,我局在2018年推出“广州城市旅游卡”, 市财政也在2018年投入530万建设该项目,该卡可在指定时间内,多次搭乘广州市公交、地铁、BRT、水巴、APM和有轨电车以及在全市70多个旅游景点、酒店、旅行社等享受优惠折扣,实现旅游观光、商业购物与公共交通无缝衔接。下一步,我局也将继续借助各大节庆日及每年的广交会、各类会展等活动,在原有“旅游+地铁”的基础上,加大“文化+旅游+地铁”的融合,强化各部门的联动,积极探讨“文化+旅游+地铁”整合新模式。

       在宣传方面,市财政局积极贯彻市政府相关政策,加大对旅游宣传推介的投入,2018年在我局预算中安排资金4,000万元,用于开展国内外旅游宣传和推广工作,通过媒体和展会两种途径在国内外推介广府文化;我局通过广州旅游资讯网、国际社交媒体、微信公众号等媒体,在“特色广州”、“旅游新闻”、“旅游互动”等栏目发布多篇文章宣传“广州地铁”,下一步将着力打造和推荐“文化地铁”、“地铁沿途风景线”等与地铁有关的风景游;我市市属报刊有广州日报报业集团属下的羊城地铁报,广东电视台与地铁公司合办的地铁电视,经了解,两个单位与地铁部门间已建立紧密联系,是地铁传播平台中的重要组成部门。

       (二)关于深入挖掘文化资源的建议

       “文化十旅游+地铁”的建议对于挖掘保护、活化利用广州的历史文化资源、商贸文化资源,促进文商旅融合具有积极意义。广州地铁网络与文化旅游景点联系紧密,如公园前地铁站周边有南越国官署遗址、六榕寺、第一公园旧址等,西门口地铁站站周边有光孝寺、光孝堂等,陈家祠地铁站有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等。

       地铁公司一直以来非常重视文化资源与地铁经营资源相融合。前期,地铁公司结合岭南传统历史文化、粤语文化、美食文化、动漫文化等主题元素,开发了具有广州特色的粤剧、美食、羊城景色等地铁纪念票,并形成了系列文创产品。

       下一步,地铁公司还将积极加强与地铁沿线文化机构、老字号企业合作,开拓不同主题的地铁旅游套票,打造“旅游手信”等系列文化产品,持续提升乘客的文娱体验。

       (三)关于景点与地铁规划对接的建议

       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千年商都,广州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 广州地铁在规划阶段,已充分考虑轨道交通与客流集散量大的旅游景点的衔接。早在2010年亚运举办前,根据市委、市政府要求,我局联合各相关部门充分利用地铁资源,整合沿线各类旅游景区(点),推出地铁旅游项目。制定了《广州地铁旅游工作方案》,对地铁旅游进行策划、包装和规范、引导,广泛进行宣传,让本地和外地游客知道地铁旅游是最快捷、最廉价的旅游方式。

       据了解,我市现有开通的1、2、6号地铁线有1/3站名以景区命名,我市著名景点如烈士陵园、中山纪念堂、陈家祠、长隆旅游度假区、广州塔、花城广场、南海神庙等已实现与地铁的无缝衔接。由于地铁线路在规划时要考虑地址、线路长度、地上建筑物、文物等因素,线路走向往往需要不断优化,无法一条线贯通所有景点,但各个景点之间都可以通过换乘来实现到达。

       目前,我市已建成开通13条(段)地铁线路,合计里程超390公里,线网日均客运量超760万人次,单日日最高客流量达到1000万人次。今年底可实现区区通地铁。同时,市里正抓紧新线建设,计划到2020年运营里程超过600公里,2023年超过800公里,届时地铁通达的景点将会更多,进一步强化与旅游资源的整合发展,必将为我市的旅游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在今后的站点、线路规划中,市国规委将会继续充分考虑轨道交通与沿线旅游资源的结合,并将“文化+旅游+地铁”的设计理念纳入其中。轨道交通站点周边预留充分的空间,加大投入力度保证出入口的建设与周边地下空间开发、地下人流路线的组织地下通道的建设同步考虑,让轨道交通的作用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同时,广州地铁集团将结合我市新一轮的地铁线网规划修编工作,积极配合市有关部门认真研究考虑代表们的建议,进一步加强和优化地铁站点对客流集散量大的旅游景点的覆盖能力;并建议市、区交通管理部门优化常规公共交通服务,做好各旅游景点与周边地铁站点的公交接驳,更好满足市民乘客出行需求。

       (四)关于地铁站点地下空间设计与地面景点相呼应的建议

       我们赞同地铁站内空间设计进一步优化提升,与地面文化旅游景点特色有机融合,既充分挖掘所在区域的文化内涵与元素,又丰富了地铁站点的装饰性,体现出“一站一特色”。

       地铁公司在前期设计阶段十分重视地下空间与地面景点的呼应,并注重将历史人文元素融入车站装饰、导向设计中。如去年底开通的四条新线中,地铁公司分别选取南沙客运港站、南海神庙站、广州北站和知识城站等四个车站,打造为岭南文化主题站,再现海上丝绸之路、醒狮、山水石、汉字等岭南文化传统韵味。

       下一步,地铁公司将进一步整合地铁线上自媒体、线下车站空间,开拓“旅游+文化+地铁”的资源合作,打造具有视觉冲击力的景点特色主题线路或站点,实现整个车站的文化升级。同时,将继续利用地铁车站、列车空间资源,以喜闻乐见、雅俗共赏的形式,开拓不同主题的文化展览或活动,形成“流动艺术馆”,生动地展现岭南文化和本土文化的魅力。

       (五)关于地铁增加旅游元素的建议

       近年来,地铁公司加强与社会旅游机构、文创机构、音乐机构等合作,积极在地铁、有轨电车上融入文化旅游主题元素,如结合一年一度的广府庙会打造广府文化主题专列;结合2017年广州《财富》全球论坛召开,成功打造“我爱广州”APM线主题专列,以及“城接世界”有轨电车主题专列,引起广泛反响和好评。

       我局将进一步统筹协调,联合市文广新局及广州地铁集团等相关单位,以点、线、面相结合,全域推进。 一是选择合适的地铁线路,动员各区政府,整合沿线各类旅游资源,广泛宣传,吸引人气,推动地铁和所在地旅游业的共同发展。二是在有关地铁出口的导向标志上增加所要到达的旅游景区(点)、购物点等的指引。三是联合编制地铁旅游线路上的旅游景区(点)、购物点等简介,为广大游客提供更多更好地铁旅游指引。

       (六)关于地铁交通系统规划与旅游景点的聚合化、网络化效应的建议

       您们提出的建议与2017年出台的广州市推进商旅文融合工作相关文件思路相吻合,由市牵头部门会同各区政府,加快推进地铁线和多个综合客运枢纽建设,通过轨道交通串联商旅文功能区、项目节点,提升通达性和物业价值,同步做好沿线土地综合开发,鼓励引入更多的文化创意元素、体验经济业态和游乐项目,促进沿线周边物业差异化发展,提升旅游价值和商业价值。

       市商务委一直积极推进全市大型零售商业网点、商业功能区的规划建设和均衡布局,随着我市地铁线网的不断完善,商业空间布局呈现出明显的交通指向,靠近地铁站点布局的特征日趋显著,现有的北京路、天河路、十三行-上下九、白云新城、万博一长隆一汉溪、广州大道北等商业功能区均形成了地上商业网点与地铁商业、地下商业集合布局的情况,且商旅文融合项目不断涌现,如正佳广场(正佳极地海洋世界、科学馆)、时尚天河广场(夜上海、可可车等)、万胜广场(地铁博物馆)等。

       广州地铁目前运营总里程已接近400公里,预计至2020年,线网规模将突破600公里。线网跨越式发展的同时,不同线路间的客流差异日趋明显,需要进一步运用移动互联与大数据技术,提升智能化服务水平,强化与旅游景点的聚合化、网络化效应。

       目前,地铁公司正在探索打造自主的互联网产品,拟通过数据建设及管理,根据用户的出行习惯推荐不同类型的旅游产品或服务,用智能手段优化整合地铁周边文化、旅游资源,逐步实现从客运传统型服务转向智能品质型服务,丰富市民乘客的出行体验。

       感谢您们对我市旅游、文化工作的关心与支持,欢迎您们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专此函复。

 

 

 

广州市旅游局

2018年5月21日

(联系人:林生乐、林瑛,联系电话:81074221、81078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