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对广州市第十五届人大第一次会议代表建议第20172141号的答复
发布时间:2017-07-11 10:18 来源:本网

尊敬的徐广绍代表:

  您在广州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以雍平<广州塔赋>为由头讲好花城故事的建议》(第20172141号)收悉。经研究并综合市委宣传部、市财政局、市文联的会办意见,现答复如下:

  正如您在建议中所说的,广州塔是广州的地标性建筑,《广州塔赋》更是当今鲜见的清新可喜之作。自古以来,许多建筑、景观、城市都因文学作品闻名遐迩,一篇佳作能够赋予它们不一样的文化内涵。您的建议对充分发挥《广州塔赋》的文化价值,进一步提升我市文化竞争力,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关于在广州塔前立碑事宜

  广州塔位于广州新城市中轴线和珠江景观轴线的交汇处,为国内第一高塔,许多游客都慕名而来,现在也是广州地标性建筑。您提出的在塔前立碑展示的建议很好,但这涉及到规划、国土等相关部门的规定,而且在这个已经很成熟的地标建筑前立碑,是否与周边的建筑氛围相协调,需要专业部门进行科学的论证。我们建议与您一起,多渠道向相关部门及城投集团反映,在城市的总体规划建设中一并考虑。

  二、关于以广州历史文化为素材创作文艺精品

  《广州塔赋》这一作品展示了广州的历史、事件、人物、景致等,是对广州历史文化的集中表现。近年来,我市的文艺作品也对这一主题有多层次、多形式的体现:一是在美术方面,创作了水彩画《过去、现在、未来》,油画《邓小平与习仲勋》、《广州起义》、《基督教老医院》,以广州历史人物为主题的56座南粤先贤雕塑等。二是在音乐方面,创作了《水乡春色》、《我爱小蛮腰》等音乐作品,改编、整理推出了《南风—广东音乐》专辑,收录了30首有代表性的广东音乐曲目等。三是在文学方面,创作了《陈寅恪的最后20年》、《我所依恋的广州》、《帆影——广州海上丝绸之路千年纪实》、《寻找广州消失的庙宇》等文学著作。四是在戏剧方面,创作了粤剧《刑场上的婚礼》、《红的归来》,音乐剧《西关小姐》等。这些作品从不同角度,以不同的文艺形式展示了广州的历史文化风貌,与《广州塔赋》的文艺创作的初衷不谋而合。我们将继续深入挖掘反映广州历史文化的题材,鼓励并支持本土学者和艺术家,创作出更多立得住、传得开、留得下,彰显岭南特色的精品力作。

  您建议创作“广州塔赋图”这一长卷,是一个很好的创意。据了解,在广州市国家档案馆一楼数字展厅中,保存着一幅高3米、长108米的3D数字“活”画卷,让广州市民公推的100处文化名胜"动"了起来,充分展示了广州文化形象。我们将认真研究您的建议,通过多种艺术形式来表现广州的历史、事件、人物、景致等人文历史风貌。

  三、关于以宣传片的形式展示广州形象

  近年来,央视拍摄了《鸟瞰广州》,片中展示了矗立在珠江边的地标性建筑广州塔,历史悠久的五羊雕塑,城中绿肺的海珠湿地等城市景观,较好的宣传了广州的城市形象。今年,我市又推出了一部城市形象宣传片《花开广州·盛放世界》,该片于美国当地时间3月11日正式亮相美国纽约时代广场,在广场“中国屏”24小时循环播放,在“世界十字路口”展示广州作为国际交往中心的城市魅力。在这部仅30秒短片里,从不同时间、角度展示了以广州塔为代表的广州城市形象,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艺术感染力,就像一张高度浓缩的城市名片,起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据了解,广州市还将陆续推出一分钟、五分钟版本,并通过海内外各大媒体网站、电台、电视台,微信微博平台、海外社交媒体账号等平台向全球发布。

  为宣传好《广州塔赋》,去年底,市委宣传部协调广州电视台采访报道了雍平及其创作历程,在观众中引起较大的反响,也扩大了雍平及其作品《广州塔赋》的知名度。

  衷心感谢您对广州文化事业的关注和支持!

  专此答复。

 

  广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

  2017年4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