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对广州市第十五届人大第三次会议代表建议第20182308号的答复
发布时间:2018-05-07 10:03 来源:本网

尊敬的高玉华等代表:

  你们在广州市人大第十五届第三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结合时代要求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打通广东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瓶颈的建议》(第20182308号)收悉。经研究并综合市旅游局、市教育局的会办意见,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提高认识、深入挖掘,制定传统文化目录

  近年来,我市非常重视抓好传统文化基础工作,不断完善相关名录。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十年间,我市先后开展了两次全市非遗普查,是全国为数不多开展了两次非遗普查工作的城市;出版了全国首部非遗志和首本地市级非遗蓝皮书;自2015年起开始,在全国率先开展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口述历史资料片制作,每

  年制作10位传承人口述历史资料片,用于保存、传承和研究。不断完善非遗保护名录体系,并印制了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册,介绍宣传我市非遗项目名录和简要情况。迄今,我市共认定了6批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和5批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认定市级非遗代表性名录项目107项,其中包括人类非遗代表作2项、国家级非遗项目17项、省级非遗项目68项;国家级、省级、市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分别是8名、77名和151名。评定33家市级非遗传承基地,成功申报14家省级非遗传承保护示范基地,越秀区成为省级广府文化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为制定我市濒危非遗项目目录,目前我市正在进行广州市急需保护非遗项目调研和广州市城市公众非遗认知与行为调查,这两个课题研究将于今年4月中旬出结果。

  在不可移动文物方面,根据广州市第四次文物普查结果,我市组织编撰了《广州市文物普查汇编》,对全市范围内的不可移动文物进行梳理汇总,为大部分不可移动文物搭配文字说明及图片。根据广州市第五次文物普查结果建立了文化遗产普查数据平台,基本实现了不可移动文物相关数据的电子化,为文物保护工作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同时,不断创新文物宣传展示方式,借助云计算、移动终端、自媒体平台等新一代信息网络技术,推进不可移动文物宣传导览项目,为市级以上不可移动文物制作安装二维码导览,将仍“养在深闺人未识”的珍贵文物资源,更加快捷、具象地呈现在人们眼前,从而改变传统的文物参观和展览行为方式,为参观者提供高质量观展体验,进而提升广州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扩大不可移动文物的文化影响力。

  二、关于突出重点、通力协作,制定传承责任清单

  在非遗保护工作方面,为共同推进我市非遗保护工作的落实,政府各相关部门形成非遗保护工作合力,2015年11月,经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广州市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弘扬岭南文化工作方案》,将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市教育局、市财政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市商务委、市文广新局、市旅游局、市法制办、市民宗局等单位列为非遗保护工作联席会议成员单位,明确我市非遗保护工作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工作目标、职责分工及保障措施等内容。2016年11月出台《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和《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章程》,进一步规范非遗保护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和专家评审制度,细化操作流程和相关要求。各区也结合本区域地缘和资源特点,有侧重点地开展非遗保护工作。如:越秀区制定《广府文化(越秀)生态保护实验区实施规划》,借助传统中轴线提升契机,打造教育路“广府汇”、中山四路骑楼非遗体验馆、北京路非遗手信店等,促进北京路文化核心区的整体广府文化生态保护;荔湾区推动荔枝湾民俗风情区建设,将西关大屋、老字号一条街与非遗展馆、非遗园区建设相结合,力争实现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

  在不可移动文物保护方面,为推进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及历史文化名城的管理及保护工作,我市成立广州市文物管理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委员会,作为市政府开展文物保护管理和名城保护工作的议事协调机构,下设广州市文物保护专家委员会,包含考古(含地质)、建筑、规划、结构、历史学(含人类学、社会学)、博物馆、文物科技等7个方面的专家,为文物行政管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执行文物保护及历史名城保护法律法规等相关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三、关于加强宣传、着力推广,打造传统文化品牌

  我市不断加大力度,多渠道、多形式开展非遗宣传,扩大广州传统文化影响力,并取得一定成效。一是不断丰富宣传推广形式。线上线下宣传相结合,加强广播、电视、报纸和网络媒体宣传报道,开放微信公众号,利用自媒体、直播平台策划了“文化网红游广州非遗”和“广州非遗二代上直播”等大型专题网络传播活动;制作非遗名录图册,出版非遗著作和教材,开展非遗讲座和体验活动;以非遗为主题制作了影视剧《沙湾往事》、戏曲《南音新唱十三行》等作品。我市制作的《广绣慕课》成为文化部公共文化发展中心全民艺术普及慕课示范项目之一。二是着力打造传统文化品牌。如:围绕迎春花市,整合园林、旅游、文化等资源,打造“广州过年 花城看花”品牌;越秀区以广府民俗文化特色活动为主要内容打造“广府庙会”;天河区以国家级非遗项目七夕节“天河乞巧习俗”为基础打造“广州乞巧文化节”等,品牌的力量不断扩大。三是积极参加国内外各项展览。积极帮助非遗传承人走出去,加强与国内外同行的沟通与交流,宣传和推广我市非遗项目和非遗产品。四是精心推出特色非遗国礼。2017年广州《财富》全球论坛将广彩作为外宣礼品赠送国内外嘉宾,并为记者专门安排一条非遗采访路线。非遗成为本次《财富》国际论坛文化展示的重要内容,代表广州城市文化形象。五是组织非遗体验游。目前组织了两期“非遗体验游”共11条路线,带动社会机构参与非遗体验游,提高各非遗点的对外开放水平。

  四、关于研发产品、文旅融合,推进经济结构转型

  我市高度重视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创新,“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探索广府文化与旅游、体育、科技等现代时尚融合的方式和形式。我市以北京路文化核心区创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为契机,加大对北京路文化核心区内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开发力度,挖掘特色文化旅游内涵,带动传统中轴线(近代)历史文化街区、海珠中历史文化街区、五仙观-怀圣寺-六榕寺历史文化街区等历史街区发展。支持市属的西汉南越王博物馆、广州少儿图书馆等单位结合文物藏品和地域文化推出文创产品,将文物元素融入日常物件,让广州传统文化融入现代生活。鼓励企业活化利用优秀传统文化,开发具有岭南特色的建筑模型、灰塑等文创产品,并形成相关文化产业和市场。落实广州市时尚创意(含动漫)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新花木兰》等广州本土原创历史文化动画影视、音乐、游戏等文艺创作;支持代表羊城形象的喜羊羊等动漫形象的漫画、动漫影视以及相关衍生品创作。积极推动在部分儿童公园打造传统文化主题动漫乐园。2017年市旅游局组织了首届旅游商品创新设计大赛,吸引了150家单位和300名设计师积极参与,通过大赛发现了一批设计人才,也深入发掘、提炼、传承了广府文化。

  近期,我市结合非遗保护工作,正在积极推动两个重要的非遗跨界融合项目:一个是市、区联合推动的文商旅融合项目——广州荔枝湾非遗园区建设项目,拟打造非遗主题公园,通过打通园区内非遗与旅游、艺术、设计等不同领域和产业之间的界限,突出文商旅融合和文化创意,促进传统文化传播、推广和区域经济提升发展;另一个是越秀区“广府汇”非遗体验空间,拟创新投入运营思路,通过政府扶持,引入社会资本参与,注重体验,融入时尚生活,开展非遗创意设计作品展示活动,打造青年非遗创意孵化中心,汇聚设计人才。

  今后,我市还将继续整合文化、旅游、创意、设计等资源,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跨界融合发展。

  五、创新思维、与时俱进,让青少年成为传承主角

  近年来,我市积极推进“非遗进校园”活动,覆盖了包含幼儿园、小学、中学、高职和大学在内的各个教育层次,在全市范围形成了形式多样、层次多元的校园传播和推广活动。2015-2017年我市共认定非遗传承基地33个,其中21个是学校。每年对部分学校类传承基地提供经费支持,促进其课程建设和校本教材编写,并推进广州市非遗保护中心与广州美术学院、华南师范大学、广州大学等高校共建合作示范校。

  市教育局每年制定下发《全市中小学德育工作要点》,对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进行部署。开设《乡土美术》、《广州音乐》等特色课程,积极推进“国学教育”和粤剧、粤曲、广彩、醒狮等非遗项目进校园活动,打造传统特色学校,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日常教育教学各个环节。组织开展全市中小学生读书节、“羊城学校美育节”、经典美文诵读、优良家风教育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主题活动,与学生学习生活深度融合,不断强化广大青少年的传统文化素养和文化自信。并以优秀传统文化为主要内容打造交流平台,举办和参加穗港深三地青少年诵读中华经典美文展演、“庆祝香港回归20周年·2017粤港姊妹学校经典美文诵读比赛(广州)”等活动,师生们在沟通交流中获得友谊的同时,也增强了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怀。

  下一阶段,我市将继续深入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和《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实施意见》等文件精神,结合电话沟通时代表提出的建议,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学校多组织中小学学生走进博物馆等公共文化场馆,以优秀传统文化丰富学生第二课堂内容,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思想道德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和美育工作各环节,讲好中国和广州故事,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植青少年心灵,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并按照代表建议,积极尝试在小学课后托管时段安排学生开展非遗文化学习活动,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解决这一时段学生家长无暇看护孩子的后顾之忧。

  衷心感谢你们对广州传统文化事业发展的关心与支持!

  专此答复。

 

  广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

  2018年4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