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区文广旅(体)局,局机关各处室、局属各单位,各文广旅场所:
为做好5月10日-13日期间强降雨防御工作,现将《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5·10”强降雨防御工作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专此通知。
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
2022年5月9日
(联系人:吴思尧,联系电话:38925587,13631369172局联系电话:38925535)
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5·10”强降雨防御工作方案
据气象部门预测,5月10日-13日我市将有持续性强降雨天气,具有时间跨度长、累计降雨量大、短时雨量强、范围广、影响大等特点,全市文化广电旅游行业必须强化防范户外活动、场所积涝、山洪及地质灾害等风险。为做好本轮强降雨防御工作,特制定防御工作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牢固树立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进一步强化红线意识和底线思维,深刻汲取去年河南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的惨痛教训,坚决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对本轮强降雨的防御工作进行再部署、再动员、再排查、再落实。
二、总体要求
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的工作要求,围绕从根本上消除事故隐患、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严密防范本轮强降雨灾害及引发的各类次生灾害,确保我市文化广电旅游行业零伤亡、少损失,确保行业安全度汛。
三、组织机构
(一)市局应急防御机构。
为加强对本轮强降雨应急防御工作的组织领导,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成立“5·10”强降雨应急防御指挥部。
总指挥:刘瑜梅
副总指挥:吴青松、柯显东、李若岚、刘晓明、徐颖
指挥部下设六个应急防御组和办公室。指挥部办公室设在市场管理与安全处、资源开发处,由何伟业(13902246007)、李鹏(13928898080)同志担任办公室主任及联络员。
1.旅游景区应急防御组
组长:柯显东
副组长:袁定新
联络员:李 鹏 13928898080
2.公共文化场所应急防御组
组长:张 胜
副组长:李若岚、欧彩群
联络员:李怀恩 13802775939、吴志刚 13903005501、
柳汉娜 18102692129
3.旅行社与星级饭店应急防御组
组长:李若岚
副组长:彭铁山
联络员:林文上 13925025262
4.文物单位应急防御组
组长:刘晓明
副组长:欧彩群
联络员:钟力耕 18922109199、郑小炉 13544590081、
张扬 18502088627
5.在建重点文化设施项目应急防御组
组长:徐颖
副组长:张胜、李若岚
联络员:郝小员 13688888365
6.广播电视应急防御组
组长:李若岚
副组长:张二成
联络员:王海波 13802508901
(二)各区应急防御机构。
全市11个区成立由分管副区长担任总指挥、各区文广旅(体)局局长为副总指挥的区级应急防御指挥部。各区文广旅(体)局有关科室负责人担任联络员。
四、工作重点及具体措施
(一)强化风险点危险源排查。经汛前排查,目前全市90家A级旅游景区共有三防风险隐患125项。各旅游景区要对存在的风险隐患进行逐一排查,严格落实各项整改和防范措施。对已完成整改的要进一步核查整改措施是否落实到位;对暂未能整改的要采取严防死守措施。全市各文广旅经营单位、场所要强化风险点危险源排查、整改、防范工作。
(二)强化安全督导检查。市局成立由局领导带队的11个督导检查组,对全市11个区文化广电旅游行业落实强降雨应急防御工作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各区局要成立督导检查组,全覆盖开展安全督导检查。
(三)及时关闭旅游景区和文化场所。
1.未发布暴雨、雷雨大风预警信号期间,各单位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加强分析研判、预警提示和宣传工作,充分利用显示屏、广告机,以及网站、微信微博公众号等载体滚动播放强降雨防御知识,严密做好各项防御准备工作。
2.当发布暴雨黄色、雷雨大风黄色预警信号时,各旅游景区室外游乐设施及场所停止运营,滨海、山区旅游景区关闭,重点文化设施项目工地停工,各旅行社严禁组团前往滨海、山区等受强降雨影响的危险区域旅游。
3.当发布暴雨橙色、雷雨大风黄色及以上预警信号时,全市各旅游景区、文博场所、剧院关闭。
开放式旅游景区要设置警示提醒牌,安排专人值班值守。
(四)组建应急救援和抢险队伍。组建应急救援和抢险队伍,由局机关干部(80人)、局属单位(28支队伍,共有队员600人)、旅游景区(69支队伍,共有队员1885人)、广播电视机构(10支队伍,共有队员200人)和广州蓝天救援协会组成。
(五)强化应急值班值守。市区文广旅部门和各文广旅场所要严格落实24小时应急值班制度,坚持由单位领导带岗值班,保持应急“一键通”APP在线,确保应急联络通讯畅通。
五、保障措施
(一)强化应急物资储备。各单位要进一步修订完善强降雨应急防御预案,做细做实应急抢险和转移安置方案与人员安排,加强抢险救灾器材和生活物资储备,提前将有关设施和物资预置在高风险区域,做足充分准备。
(二)强化后勤保障和统筹协调。各单位要统筹好强降雨防御期间的交通、通讯等后勤保障工作,强化统筹协调,确保出现紧急情形时形成工作合力,做到应急响应及时、保障有力。
(三)强化信息报告工作。各单位要严格落实紧急信息报送工作,第一时间统计报送场所关闭、游客及从业人员转移疏散,以及受灾等情况。在启动防暴雨内涝Ⅳ级应急响应后1小时内报送,在响应级别升级后30分钟内报送;填报内容以旅游景区、游乐场等户外活动设施关闭情况以及游客和旅游从业人员撤离情况等为主。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