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5日,广州召开2023年“湾区音乐汇”新闻发布会。会上,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局长刘瑜梅解读了广州关于演艺市场高质量发展的三份政策文件,“这三份文件相辅相成,是广州推动演出市场长期、中期、短期高质量发展的政策‘组合拳’。”
据统计,前三季度广州举办5000人以上营业性演出105场,各类演出吸引观演人次超过2300万,票房收入近50亿元。
在三份政策文件的指导下,广州演艺市场将持续高质量发展。“以‘文旅体一证通’行政审批改革方案为例,我们做了初步估算,方案实施后,演出审批效率提升,售票周期延长,全年可承办演出场次将从60场增加到80场,既满足更多市民群众观演需求,又显著拉动我市文旅消费。”宝能广州国际体育演艺中心常务副总经理吕燕卿说。
发布会现场
《广州市加快培育建设国际演艺中心实施方案》政策解读
为实现打造国际演艺中心这个长期高质量发展目标,广州将勇攀文艺高峰,推出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培育造就大批德艺双馨的文学艺术家和规模宏大的文化文艺人才队伍;鼓励重点支持的原创新创剧目、经典复排剧目在广州展演,支持优秀剧目全国首演、巡演首站或压轴收官落地广州;培育多元演出空间,搭建“大戏好戏”展演展示平台,以艺术的独特形式推动中国故事、广东故事、广州故事向世界传播。
通过盘活多方资源,把文化建设摆在高质量发展更加突出位置,把引领扩大文化消费作为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突出任务,持续推动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繁荣发展,全力构建“湾区核心、国内标杆、国际一流”的文化演艺矩阵。
下一步,要怎么做?
广州通过组织召集国际演艺中心联席会议,联合省、市有关部门会同各区全力参与,统筹落实资金保障和政策扶持,充分调动社会资源积极投入演艺剧场建设,加大“国际演艺中心”品牌宣传推介力度,全面提升广州城市演艺服务发展能级,加快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美誉度的国际演艺中心,高质量推动城市文化综合实力出新出彩。
具体内容如下:
打造国际文艺精品智创中心。对标对表国家级艺术奖项评选标准,鼓舞骨干人才勇攀文艺高峰,通过推出一批精品力作、激活文艺原创新动能、深化文艺院团改革、规划发展新蓝图、打造产业新平台、共建智慧剧院、培育高端人才,以高质量文化供给,努力构建国际文艺精品智创中心。
打造国际演出中心。以演出为中心环节,整合剧院剧场功能,通过打造高端核心的专业演艺剧院群,拓宽演艺文化产业链,拉动演艺资源增长极,创建岭南文化示范点,让更多的文艺人才有场地排练、有舞台表演、有机会出彩,构筑世界级艺术名家、名团、名作、名剧的引力场与实验场。
打造国际演艺消费中心。优化营商环境,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通过共建名家名团新力作、搭建演艺展示新平台、构建湾区演艺新业态、引领一江两岸新消费、打造广州演艺不夜城、构建演艺行业新矩阵,打造一批文化演艺与商业、旅游深度融合的综合消费场所,建设多元融合服务文艺消费引领区,让广州成为顶级剧目展演的摇篮、成为演艺人才发展的殿堂、成为人们追求高端艺术的向往之地。
打造国际演艺会展中心。以深化演艺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通过提升演艺交易节展新品质、建设舞台技术研发新中心、举办舞台高新科技论坛、凝聚行业协会新合力、促成行业联盟新合作、融合社会力量新发展,着力提升演艺会展的创新性、丰富性、适配性,营造全球最具活力和竞争力的国际演艺会展中心。
《广州市“文旅体一证通”行政审批改革工作方案》政策解读
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促进文旅体市场繁荣发展,2023年11月22日,市政府办公厅印发《广州市“文旅体一证通”行政审批改革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要求着力在减环节、优服务、强功能上下功夫,深入推进行政审批事项整合,做好包容审慎监管、信用监管,切实提振市场信心、激发消费活力,不断壮大文旅体产业新业态。
《方案》适应营业性演艺市场强劲复苏态势,服务推动演艺市场繁荣发展、打造“国际演艺中心”目标,通过优化审批事项前置服务、健全事中事后监管,简化申报材料,优化审批流程,压缩审批时限,达到减环节、优服务、强功能的目标。
在工作目标方面,《方案》强调着力破解文旅体行政审批体制机制障碍,为审批流程“瘦身”、政务服务“强身”,降低政府行政成本和群众办事成本,为企业提供更为便捷的服务,提振市场信心、激发市场活力、促进市场消费,让市场主体多起来、活起来、强起来。
在工作内容方面,《方案》明确“文旅体一证通”是指政府作为审批主体,将相关行政许可事项整合,进行统一的可行性事前服务,在行政审批过程中简化申报材料,优化审批流程,压缩审批时限,达到减环节、优服务、强功能的目标。
“穗园通”,是指在文化产业园区内,由政府对园区、园区对其内的经营主体进行统一的可行性事前服务,适用于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从事文化、旅游、体育等综合业态经营的内资企业,占地面积不少于7万平方米的园区。把娱乐场所、网吧等文旅体领域41项审批事项融合为一个准入项目。园区获得“文旅体一证通”后开展相关业务,市、区相关审批部门实行前置服务,按行政审批规定对事项的要素进行审核和监管。涉及规划、建设、土地、消防、卫健、环境等审批手续的,依照有关法律法规执行。
“穗演通”,是指在同一演艺场馆(体育场馆)举办的营业性演出活动,实施“简材料,缩时间、优流程”为主的新型服务模式。对馆内观众人数1000人以上的演艺场馆,馆内观众人数5000人以上体育场馆营业性演出申请,简化演出申报材料,一次提交审核,有效期内有效。文旅部门审批减至5个工作日内,公安机关受理大型群众性活动安全许可审批时间减至3个工作日内,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依法最大限度核定观演人数。
《方案》贯彻依法推进、优化流程、创新监管、协同联动要求,提出四方面保障措施,推动“穗园通”“穗演通”等改革举措落实实施。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成立联席会议,定期研究改革实施重点事项,协调解决突出问题。
联合建立协作联动、通报邀约等机制,推动改革事项全面落地见效。加强对文化产业园区、演艺场馆(体育场馆)的业务指导,推动审批改革走深走实。二是抓好任务落实。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制定相应的配套政策和措施,创新抓好改革任务落实,推动形成可复制、可借鉴的成功经验。三是完善服务监管机制。强化事前服务,加强日常监管,包容审慎监管,加强信用监管,建立退出机制。四是强化培训宣传。开展行政业务审批培训,加大宣传推广力度,推动形成齐抓共管抓落实的良好局面。
《广州市促进演出市场繁荣发展的实施办法》政策解读
广州市调整相关政策,制定《广州市促进演出市场繁荣发展的实施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实施办法》),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释放消费潜力,推动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
《实施办法》专门针对5000人以上的大型演出市场,共10条,与《广州市“文旅体一证通”行政审批改革工作方案》《广州市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等政策配套,形成政策的“组合拳”。其中的亮点有4个。
一是部门携手快批快办。文旅和公安两个部门的审批系统对接联调、集成办理,最大限度压缩审批时间,加强事中、事后监管,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以吸引更多大型演出到广州举办,增加演出市场供给,满足人民群众的观演需求,让广州成为国内演唱会的首选之地,展现都市消费新魅力。
二是分类分档有力扶持。吸引外地大型营业性演出主办单位、演出经纪机构来穗落户,共建繁荣的演艺市场。通过扶持符合条件的市场主体,结合广州数字音乐的行业领先优势,不断优化升级音乐产业,释放产业发展的新动能。
三是融合发展促新业态。鼓励开发“演艺+旅游”文旅融合模式,为营业性演出提供完善的配套,加大演出市场与旅游、商业、交通的联动,提供高品质的观演服务,共建演出市场生态链,让“来广州看演唱会”成为市民出游新时尚。
四是专业统计填补空白。联合相关部门,结合抽样调查、大数据分析,建立和完善演出市场统计制度,进行相关数据的全口径报送,通过掌握上座率、票房收入、观演群众年龄结构、客源地、消费支出等情况,及时掌握演出市场经济数据,为精准施策提供技术新支撑。
政策原文请点击查阅: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州市加快培育建设国际演艺中心实施方案、广州市“文旅体一证通”行政审批改革工作方案、广州市促进演出市场繁荣发展实施办法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