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文化记忆 创新文献建设——“2022纪实影像照见未来”系列研讨及展映活动圆满闭幕
发布时间:2022-12-08 09:42 来源: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

  2022年11月30日至12月1日,广州图书馆携手国家图书馆中国记忆项目中心、中国图书馆学会公共图书馆分会共同举办“2022纪实影像照见未来”系列线上活动,此次活动是国内图书馆首次与博物馆、美术馆、音像资料馆、纪录片界的专家学者及资深从业者进行跨领域交流的盛会,以期推动更多公共文化机构关注纪实影音文献资源建设,启发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方式,提升服务质量;同时,为文化机构之间开展纪实影音文献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以及宣传推广搭建交流合作的平台,共同应对纪实影音资源建设所面临的挑战。此次活动分为“图书馆纪实影音文献建设的发展与创新”主题研讨会以及“我们的文化记忆”主题纪录片展映两个部分,并在广州图书馆微博和视频号、国家图书馆微博和视频号同步直播,近23万人次通过线上平台观看了本次活动。

图片1.png

“图书馆纪实影音文献建设的发展与创新”主题研讨会海报

  开幕式上,国家图书馆馆长熊远明表示,纪实影音文献的收藏与服务是图书馆工作的新领域与新形态,它既是图书馆智慧化服务升级的新抓手和新机遇,也为图书馆业务模式的改革创新提出了新的课题和新的挑战。中国图书馆学会副理事长刘小琴认为,虽然不同文化机构之间的管理和服务方式有所不同,但大家有着同样的责任和使命,就是保存和整理优秀文化资源,充分挖掘资源价值,探索资源创新服务。广州图书馆馆长方家忠介绍了广州图书馆在纪实影音文献建设与服务方面的探索,并表示图书馆愿与不同文化机构开展跨界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图书馆纪实影音文献的建设与服务。

图片2.png

国家图书馆馆长熊远明在研讨会开幕式上致辞

图片3.png

中国图书馆学会副理事长刘小琴在研讨会开幕式上致辞

图片4.png

广州图书馆馆长方家忠在研讨会开幕式上致辞

  纪实影音资源建设:LAM领域的探索与前景

  纪实影音资源因其对现实的记录和反映,通常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文献价值,已成为图书馆、档案馆和博物馆(Library、Archive、Museum,简称LAM)关注和收藏的对象。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LAM领域对纪实影音资源的搜集、保存和展示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同时公众多样化与个性化的文化需求也对LAM领域的资源整合共享带来了新的机遇。

  在11月30日上午的第一场研讨会上,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教授王子舟认为,图书馆的记忆功能正面临着“日渐弱化”和“信息组织难度增大”的两大挑战,但“图书馆保存社会记忆,传递人类知识的底色不会变化,变的只是建设资源和服务的手段和形式”。未来图书馆可以通过将影音文献纳入基藏体系,发展口述史、纪录片等影音馆藏,形成自建的特色资源数据库等方式提升影音文献建设和服务;上海戏剧学院教授石川介绍了上海电影博物馆的筹建过程和主题展的理念和内容,并结合自身在电影文化遗产保护与胶片修复的实践,阐释电影文化遗产的再价值化的思路;上海音像资料馆综合编研部版权资产中心主任汪珉介绍了上海音像资料馆从城市人文遗产保护的路径来做历史影像收集,这些影像已成为上海红色资源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还会利用馆藏打造一些符合当下年轻受众、专业受众的短视频等公共文化产品。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常务副馆长陈晓阳结合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的策展实践,分享了如何利用技术为公众提供更好的观展体验和知识获取。

  研讨会上,深圳图书馆和首都图书馆的代表与发言嘉宾就“纪实影音文献建设遇到的挑战及对策”展开了专题交流。

图片5.png

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教授王子舟做主题发言

  纪实影音与文化记忆:通过纪实影音构建与保存集体记忆

  无论是纸质文献,还是口述史料,或是影音资料,都可以成为保存历史面貌、传递时代印记的载体,使文化记忆在新的时期得以延续。有别于传统文献,纪实影音可以通过更加丰富的手段保存文化遗产,记录当下社会,赓续历史文脉。

  在11月30日下午第二场主题研讨会上,国家图书馆中国记忆项目中心副主任田苗在“中国记忆项目十年回顾”的主题发言中说到,过去图书馆是知识的仓库,是知识的归宿,不直接生产知识,只是保存人类生产出的知识,并且把这些知识传给后一代。但是自从有了像“中国记忆”“北京记忆”“深圳记忆”这样的记忆资源建设工作以后,图书馆就不再只是知识的仓库和知识的归宿了,可以做知识的田野和知识的起源。文化和旅游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副主任荣书琴在发言中谈到,要做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文化、艺术、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就要书写中国故事,那么我们在思考文化的未来发展时,就应该回到最根本、最基本的文化上面去,例如中国的民族民间文艺。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研究员单万里认为,研究纪录片历史的意义可归纳为“知古、明今、创未来”,“创未来”的前提是“晓未来”。观看经典纪录片,可以知人类文明之古,明人类文明之今,晓人类文明之未来,因为纪录片是人类文明成果的重要载体。最后,中国民族博物馆副馆长郑茜从“以‘物’作为核心价值的博物馆如何容纳‘非物’形态的数字影像”为思考起点,探讨了博物馆数字影音文献和收藏和展示逻辑,并分享了中国民族志纪录片学术展和中国民族影像志摄影展的发展历程。

图片6.png

国家图书馆中国记忆项目中心副主任田苗做主题分享

  来自中山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湖南图书馆以及南京图书馆的学者及业界代表与发言嘉宾一起围绕“图书馆通过纪实影音构建与保存集体记忆的意义、实践与展望”展开探讨,共议纪实影音文献的史料价值,分享以纪实影音文献为手段保存集体记忆的实践经验,以及创造性展示和推广相关成果的逻辑与路径。各位与会嘉宾还与线上的观众进行了交流互动。

图片7.png

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研究员单万里在直播间回答观众提问

  纪实影音文献的价值实现:社会教育、创作传播与公共服务

  随着公共图书馆软硬件设施的提升,越来越多图书馆有条件收藏纪实影音文献并利用其为公众提供服务,更好地满足数字时代公众的知识需求。公共图书馆围绕纪实影音文献资源开展服务,以寓教于乐的新型知识传播方式,传承文化、推广教育,将更好地实现功能转型升级,丰富新时代全民阅读活动的形式和内涵。

  12月1日上午第三场主题研讨会上,中国教育电视台副台长陈宏认为,纪录片对于教育具有天然使命,教育性是纪录片的重要属性,教育功能是纪录⽚的基本功能。图书馆能认识到这种价值并且把这些数字影像进行收藏,这是一个喜人的趋势,也是符合数字时代⼈们获取信息、知识、思想的大趋势。期待纪录片赋能图书馆的社会教育功能。北京师范大学纪录片中心主任张同道结合纪录电影《零零后》的创作观察和体验谈到,纪录片最核心的价值是教育价值,通过即时影像传递社会信息,特别传递给年轻人一些认识世界的方法和世界对话的方式,甚至透过纪录片让他们找到自我。希望纪录片和图书馆有一个美好的结合,让纪录片成为当代中国的知识动力和思想力量。B站纪录片制作中心高级顾问朱贤亮在发言中谈到,B站创作纪录片不是以商业收入和流量作为标准,而是会从年轻的社区化群体的视角来策划、制作、传播纪录片,因此很容易得到B站用户的认同和高度评价,B站也愿意与图书馆合作通过纪录片展映交流的方式,共同来传播纪录片。广州图书馆广州纪录片研究展示中心项目负责人曾洁对纪录片中心自创立以来,在纪录片馆藏及服务方面的实践进行了分享,并希望国内的播出机构以及纪录片制作机构能够加入到公益版权的发行体系建设中,为图书馆等文化机构采购公益版权提供渠道支持。

图片8.png

中国教育电视台副台长陈宏以《纪录片——最好的影视教科书》为主题发言

图片9.png

纪录片导演、制片人,哔哩哔哩高级顾问朱贤亮分享新媒体文化类纪录片的创作与传播

图片10.png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张同道结合自身创作分享纪实影像在教育领域的价值

图片11.png

广州纪录片研究展示中心项目负责人曾洁分享公共图书馆开展纪录片服务的实践案例

  来自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成都图书馆、杭州图书馆电影分馆的学者和代表与主题发言嘉宾一起,就公共图书馆如何在数字时代面临的资源形态、版权关系、建设规范、服务方向及边界等新的挑战,使纪实影音文献在教育、传播和服务上实现其社会价值进行了深入探讨。

  “我们的文化记忆”主题纪录片展映

  作为“2022纪实影像照见未来”系列的主题展映活动,“我们的文化记忆”主题展映聚焦“图书馆”和“中国节日”两个领域,展映分别是由国家图书馆中国记忆项目中心、文化和旅游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广州图书馆广州纪录片研究展示中心制作的《口述国图》《中国节日影像志》《风正帆悬——口述广图四十年》三部纪录片,带观众们回顾那些深刻的“文化记忆”。展映于12月1日下午在广州图书馆微博和视频号、国家图书馆微博和视频号以及虎牙文化同步直播。

图片12.png

展映活动在国家图书馆与广州图书馆各平台同步直播

  作为第一家设立在公共图书馆,致力于纪录片收藏、整理、研究、展示、服务的公共文化平台,广州图书馆广州纪录片研究展示中心自2018年成立以来,收藏中外优秀纪录片4500余部集,广州城市纪录片影像1.7万小时,依托丰富的馆藏资源举办各类活动700余场,线上线下参与观众超过300万人次。作为中心学术研讨活动品牌,“纪实影像照见未来”先后举办了一系列具规模和影响力的学术研讨会。如今年1月举办的系列活动,聚焦大湾区纪录片、口述史纪录片、纪录片大师、城市纪实影像以及纪录片版权建设等主题,进行了五场别开生面的学术研讨会和展映交流活动,受到了学界、业界和读者的喜爱。此次研讨会延续该品牌活动系列丰富多元和高品质的特点,旨在为业界、学界和公众之间搭建起对话交流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