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举办 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系列活动
发布时间:2024-06-13 14:33 来源: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

  2024年6月8日是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国家文物局发布活动主题为“保护文物 传承文明”。为了更好地利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丰富全社会历史文化滋养,助力广州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城市文化综合实力出新出彩,丰富市民朋友的精神世界,服务人民美好生活,在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的指导和大力支持下,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在本年度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期间举办了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

  一、特别策划:“倾听·康陵——沉浸式艺术剧场”线下演出与线上直播活动

  6月8日,由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文物局)出品,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南汉二陵博物馆)、广州美术学院视觉艺术设计学院、星海音乐学院音乐博物馆联合出品,广州市广播电视台特别制作的“倾听·康陵——沉浸式艺术剧场”录制片正式推出。“倾听·康陵——沉浸式艺术剧场”项目是基于馆校合作平台开展跨学科融合创新合作的重要成果,并成功入选2023年度“全国考古遗址保护展示优秀案例”。同时,作为《跨界创新视域下当代音乐博物馆遗产资源转化与传播实践》的案例之一,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世界遗产培训与研究中心2023“全球世界遗产教育创新案例奖”未来之星奖。

  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当天上午,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招募观众走进康陵遗址现场沉浸式体验遗址剧场魅力;同时,与广州广播电视台合作,通过花城+直播平台、新华网直播平台同步直播,线上观众32561人,让观众通过线上体验这场考古、视觉、音乐跨界融合的视听盛宴!

图片1.png

“倾听·康陵——沉浸式艺术剧场”演出照

  二、举办广州考古新书推介会

  6月7日上午,由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广州市广播电视台、广州美术学院、星海音乐学院等单位支持的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系列活动之广州考古新书推介会在南汉二陵博物馆举行,将近年出版的图书做了集中展示,并隆重推介《南汉二陵》《云山珠水间——考古发现的广州》,向公众展示广州考古发现、研究与阐释的最新成果,并现场向馆校共建单位代表和志愿者代表赠书。

《南汉二陵》

  南汉为五代十国时期的“十国”之一,自后梁贞明三年(917)立国至大宝十四年(971)亡,凡55年,历三世四主。本书介绍了襄帝刘隐和高祖刘岩康陵的时代背景、调查和发掘经过、结构、随葬器物和墓主,并对南汉陵墓的制度与等级,随葬的哀册、玻璃器和陶瓷器等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和讨论。附录收录了南汉二陵出土陶瓷器和玻璃器的科技检测报告,以及昭陵和小谷围岛上其他南汉遗址的发掘简报。

  南汉二陵被评为200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并于200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1年被列为广东省首批大遗址项目,是广州考古也是五代十国考古的重大发现,具有重要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南汉二陵》的出版,是20年来对南汉二陵考古发掘成果的整理和总结,对南汉乃至整个五代十国的发现与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

图片2.png

《南汉二陵》书影

《云山珠水间——考古发现的广州》

  《云山珠水间——考古发现的广州》是南汉二陵博物馆基本陈列展览的图录,以时间为轴线,以考古成果为核心,重构广州五六千年的人文历史画卷,是广州考古、南汉二陵博物馆取得的一项重要新成果。本书始终以观众为中心,使用了大量考古发掘照片、加入考古场景以增强现场感,尽可能完整呈现包括出土年份、地点和遗迹单位在内的展品信息,向观众讲述了精彩的“广州故事”。该书有助于了解广州的过去,了解岭南文化起源、发展及融入多元一体中华文化体系的历程。

图片3.png

《云山珠水间——考古发现的广州》书影

  今年是南汉二陵博物馆开馆5周年。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南汉二陵博物馆)的发展,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尤其是在馆校共建单位和博物馆志愿者团队的鼎力加持下,取得了一系列成效。为向这些热情参与文物保护、文明传承事业的个人与机构表达由衷谢意,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向馆校共建单位代表和志愿者代表赠送了《南汉二陵》《云山珠水间——考古发现的广州》。

图片4.png

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向馆校共建单位代表和志愿者代表赠书

  三、“何以岭南”考古文博影像工作室合作共建框架协议签约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新的历史方位,以坚定的文化自信、宏阔的历史视野、深远的战略考量,就文化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文物考古工作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广州作为全国首批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资源。

  为更好地保护广州文化遗产、传承羊城历史记忆、服务人民美好生活,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广州市博物馆协会、广州市广播电视台,三家携手,合作共建“何以岭南”考古文博影像工作室,从而加强考古文博成果保存记录及展示传播。在大家的共同见证下,三方签订“何以岭南”考古文博影像工作室合作共建框架协议。

  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广州市博物馆协会、广州市广播电视台三方各具鲜明专业特征,存在优势互补、深入合作的广阔前景。三方加强合作,对于完整、系统地保存广州历史文化记忆,提升社会各界对广州历史文化的认识,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具有十分重要且深远的意义。

图片5.png

“何以岭南”考古文博影像工作室合作共建框架协议签约

  四、举办考古工地研学活动

  (一)小马站-流水井古城遗址研学

  6月8日,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在小马站-流水井古城遗址考古工地举办了2场研学活动。小马站-流水井古城遗址位于广州市越秀区中山五路南侧、小马站路西侧,地处广州古城中心,东北距离南越国宫署遗址约400米。位于“广州古城至珠江北岸”地下文物埋藏区的核心地带。我院(馆)招募观众朋友走进小马站-流水井古城遗址,为公众开展《走近考古》科普讲堂,讲述小马站-流水井古城遗址历史地理,在考古现场沉浸式体验考古发掘工作,观摩文物,用考古的方式,探寻广州古城的历史记忆。

图片6.png

遗址研学

图片7.png

遗址研学

  (二)黄埔甘草岭遗址(二期)考古工地研学

  6月8日上午,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在中新广州知识城甘草岭工地举办了一场走进考古工地免费公益研学活动,活动由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黄埔工作站组织,邀请到社会公众十余人,活动内容包括《走近考古》和《保护文化 传承文明》展板导赏,考古工地参观体验等活动,把考古工地变成生动的历史文化课堂,一起探寻广州早期文明,并收到了公众一致好评。

图片8.png

工地研学

图片9.png

工地研学

  五、举办“寻迹羊城学科说”之植物考古体验活动

  “寻迹羊城——2023年广州考古新发现”展览正在热展。此次展览展出了许多植物标本,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邀请华南师范大学植物考古专家刘焕老师,与招募的公众一起研习2023年广州植物考古成果,通过显微镜观察2023年广州考古出土的几类典型植物标本,并且在研学导师与考古人员的指导下,按照田野考古规范,体验考古实践之“浮选土样”水桶浮选法,记录登记标本信息,当了一次“考古佬”。

图片10.png

植物考古体验活动

图片11.png

植物考古体验活动

  六、我们的节日之端午“造船”记——西瓜扁船模DIY活动

  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和我国传统节日端午节接踵而至,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南汉二陵博物馆)依托新展“长洲要塞史迹展”,邀请家庭组观众一起走进展览了解长洲岛的前世今生,并以展览展出的以“西瓜扁”船为原型和传统节日端午节结合,利用木棒等木制材料制作船模造型。

图片12.png

DIY活动

图片13.png

活动人员合影

  本年度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系列活动已圆满落幕,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将一如既往地立足文物保护等本职工作,以文明传承为己任,通过举办丰富多彩、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进一步发挥考古工作和考古成果的社会服务功能,为促进广州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