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度文旅志愿服务先进典型代表事迹
发布时间:2023-04-10 11:05 来源: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

  曾海燕,星辰社

  以“声”为“眼”助盲无障碍服务。从事公共图书馆工作36年,曾海燕扎根广图空间与为残障人士探索出丰富文旅体验的无障碍参与通途,2016接触视障人士的无障碍服务以来,携手志愿团队与视障人士与有声相约,创办“星辰社”并先后统筹协调沙龙朗诵、口述记录、视障观影、盲读体验、走读广州等形式创新的助盲活动近百场,更帮助广图无障碍服务视障资源库的构建。2018年以来,她所统筹的星辰社以优异的助盲志愿服务得到广大视障朋友及合作方的赞扬和认可,连年获得广州图书馆文化助残志愿服务优秀团队奖共6项、优秀助残志愿者奖合31人次等,以闪耀成绩争取广泛宣传报道。2022年,曾海燕与团队再接再厉,以视障人士新年音乐会、录制有声书经验分享、口述影像培训班等一系列志愿活动,使无障碍助残服务受到更广泛的关注和参与支持。

  李志峰,猎德武术龙狮团

  猎德龙舟、醒狮传统文化负责人、村内非遗传承人李志峰,把传承传统文化和志愿服务相结合,为展现传统文化魅力贡献力量,2022年累计志愿时长300小时。曾多次组织团队参与龙狮武术公益演出,组织队伍教练为村内青少年儿童开展龙狮公益课堂,积极培养人才,为区、市、省龙狮比赛作贡献,无私提供场地、人员等支持,为推广传统文化发扬志愿精神。

  何俊贤,“禺南粤韵”文化志愿服务队

  推广沙湾乡土风情,展示禺南悠长粤韵。作为沙湾古镇成立旅游志愿服务队的第一批骨干成员,何俊贤如今已成长为两支文旅志愿服务队创始人兼队长。近年来,对沙湾文化传承以及文物守护有着深厚情意的他通过协办沙湾镇鱼灯文化节、中式集体课婚礼、社区共品非遗课堂等系列活动,积累文旅志愿组织经验。“志愿服务是个人成长的一个重要台阶,开阔视野,增长阅历。在志愿活动中,我深深领略到广州作为一个拥有两千多年历史文化名城,其中所蕴含的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更难能可贵的是,在帮助别人的同时更使自己的内心更加充实、愉悦,使自己的人生价值获得全面的升华。”何俊贤作为沙湾优秀志愿者领袖,在致力于宣讲沙湾红色故事的同时,亦活跃于向媒体展示沙湾志愿风采。

  胡琼芝,南华西韵乐戏曲团

  由海珠区文化馆推荐的两位获奖志愿者均来自南华西街道的群众文化艺术团,其中胡琼芝致力于传承传播粤剧,从置办乐器、聘请老师再到组织团员进社区,进校园,进养老院开展义演活动,参与志愿服务十二载,收获一致认可。

  何金枝,南华西凯歌艺术团

  “以德服人,以情感人”,传播红色基因。中共党员何金枝是“中国志愿服务最美志愿者”获得者,是2021年度“广州市学雷锋最美志愿者”、2021年度“海珠区最美巾帼志愿者”、2021年度“海珠区防疫抗疫先进个人”,她坚持不计报酬,无私奉献参加各类志愿活动,2022年服务时长达1843.6小时。她以日复一日的坚持,不断的自我提升,逐步成为了邓世昌纪念馆里最感人的志愿讲解员,身体力行传承雷锋精神。

  梁文峰,南沙区大岗镇志愿服务总队

  2022年,这是梁文峰投身文旅志愿服务的12年头,家住南沙区大岗镇的他,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从“志愿在康园”实践尝试,到“广州街坊”群防群治志愿服务的组织统筹,梁文峰在大岗村组建多支志愿队伍,身体力行带动超过3000名志愿者参与服务;从“广州市优秀团员”到“新时代”青年志愿谷名师工作室实践导师,梁文峰以累计志愿超6482小时服务时数,续写着大岗镇志愿传承的诗篇。为协助推进大岗镇文旅志愿服务发展,无论是“十八罗汉山”国家3A级旅游景区创建及宣传活动、“平安大岗、无邪乡村”徒步行,还是“播撒希望种子 扎根南沙沃土”来穗融合主题植树活动,每一个活动都能看到他微笑的脸庞和忙碌的身影。梁文峰表示:“很高兴看到大岗镇处处都活跃着青年志愿者的身影,希望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

  黄镇栋,广州机关党员志愿者书和远方服务队

  “医师跑者”用医疗知识助力文旅志愿。黄镇栋多年来积极参与各项马拉松赛事,随时为救援他人提供专业的帮助和医疗保障。据黄镇栋介绍,自大学时期开始加入广州亚运志愿服务开始至今,他一直保持做志愿服务的习惯,在众多志愿服务中,他最为关注儿童的健康成长,希望保守儿童成长为国家优秀的接班人。为此,他以大元帅府文旅志愿服务点为“根据地”,主力策划中华中医药学会关爱儿童健康成长系列活动以及书和远方系列活动,一方面向亲子家庭推广健康科普知识,另一方面注重帮扶外来工子弟学习活动,在大元帅府纪念馆开展戏曲训练营等多种公益活动,丰富儿童志愿服务参与体验,化身“知心哥哥”。提及儿童们参与志愿服务的杰出表现,他总是眼里有光:“要坚持在平淡生活中,做到奉献自己,帮助他人,以生命影响生命,把志愿服务带给更多的有需要的人,也号召更多的人参与到志愿服务中来。” 

  欧阳威,南汉二陵博物馆志愿服务队

  用心用情,讲好“文旅”故事。从西汉南越王博物馆“优秀志愿者”到5.18国际博物馆日短视频大赛中获得“最佳剪辑奖”,欧阳威全面服务文博,坚持用心用情,创新方式,讲好“文旅”故事,多次获评各博物馆“优秀志愿者”称号。他热心文博志愿服务,参与南汉二陵博物馆、南越王博物院等多个博物馆志愿工作,长期服务公众。除此之外,他还创新方式服务志愿活动,利用摄影特长优势为博物馆拍摄展陈和文物照片、利用“互联网+博物馆”的形式,在博物馆公益分享平台“文博Fun”团队做线上展览分享,积极宣传博物馆和展览;利用自己在社交平台上知名达人身份和影响力,积极推介岭南文化,助力广州文旅事业发展拓展志愿边界,扩大影响力。

  “最美基层文旅志愿服务组织者”

  带领团队成长,探寻文化融入基层治理新路径

  “大海航行靠舵手”,志愿服务组织者是一个优秀团队和项目的灵魂,过去一年,在“繁星行动”——广州市文旅志愿服务特色项目的统筹实施下,共有30名基层文旅志愿服务组织者获得认定称号,经过近半年的志愿服务项目组织,10人获评“最美基层文旅志愿服务组织者”,以长期的守护书写了他们与项目团队的美好故事。

  “以食为媒——小镇文化共创行动”的组织者何育华以柯子岭村客家美食作为切入点,从社会工作专业方法的介入,清晰组织架构,规范项目管理,广邀村内的“客家美食达人”组成志愿服务队,挖掘柯子岭村民记忆中的客家美食故事,推动提升社区文化认同。

  “黑暗中的那根陪跑绳”文旅设施关爱视障人士服务提升项目则是给参与者以及志愿者都带来了非凡的收获,团队每月策划主题活动,每周招募陪跑志愿者,大家在陪伴视障人士奔跑之余,还组织集体生日会,邀请红色宣讲员分享历史文化故事,并着重协助视障人士对景区的无障碍设施进行了逐一体验,通过口述问答的形式完成详细的记录。项目负责人周月琴认为,由视障人士对公共文化场所和景区的无障碍设施提出改善建议,一方面推动了文化和旅游领域的无障碍化建设,另一方面也让残障人士参与建言,更好地融入社会,享受公共文化服务。

  “文化新乡贤”邝玉莲持续实施“乡村小红豆”——青年粤剧老师反哺计划,通过扶持青年粤剧老师在社区、乡村开展粤剧学堂,指导本地居民、青少年学习粤剧,培育粤剧新苗,传播粤剧文化,走入社区、乡村、景点进行展演,让粤剧传承在乡村焕发新活力。同样来自从化区的非遗水族舞传承人黎建中,凝聚村民志愿者和青少年参与到水族舞的传承传播中,以常态化的舞蹈排练、道具制作培训和进景区展演活动,打造新农村文化名片,促进乡村文旅融合发展。

  “最佳文旅志愿服务项目”

  创新服务模式,精准赋能关爱下一代成长

  秉持为特殊群体提供精准服务的理念,开拓出特殊儿童文艺融合的温暖天地。以“红心星耀,融爱伴读广少图——与星星的孩子共读时光”绘本伴读融合活动、从精准服务中走出的“云声朗朗”之路项目、“亚商善行星星画室”为代表的年度最佳项目,分享了公共图书馆对于文旅志愿服务的多元共融经验。

  “融爱伴读”自2021年落户广州少年儿童图书馆以来逐步走向稳定与成熟。伴读活动根据“星星孩子”的特点,以绘本故事为桥梁,专门设置由一名成人志愿者和一名普通儿童志愿者陪伴一名孤独症儿童组成的1+1+1绘本伴读小组,在绘本讲师的带领下开展融合伴读活动。绘本启迪童心,活动促进融合,让“星星孩子”感受到阅读的快乐。而在远离市中心区域的从化,特殊儿童家庭更需要被关注和帮助,区图书馆为特殊教育提供合适的环境空间,设立“星星画室”开启了“星星孩子”与外界沟通表达的心门。

  从2017年的“云语者”有声读物录制项目走到2022年的“云声朗朗”之路,白云区图书馆不断拓宽服务领域,开发有声读物展播,既让视障人士等弱势群体读者便利享受有声阅读资源,也吸引更多读者参与到有声读物的录制,更是让广大读者足不出户,在云端即可开启声阅之旅,“云声朗朗”项目在促进知识传播的同时,推动优质公共文化服务延伸至基层社区,培育全民阅读新风尚。

  由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策划的“强国复兴有我,青春筑梦未来”暑期志愿实践项目则是充分发挥大学生志愿者的学科特色和专业特长,发开了三大特色服务内容,既有在黄埔军校复原课室内用中英双语传播红色历史文化;也有效仿黄埔军校学科与术科相结合的研学营活动,将军事文化研学和小小讲解员培训相结合,由1名大学生志愿者带领2-3名小朋友进行指导、培训、练习,大手拉小手,共承红色基因;更有馆校合作的文化下乡系列活动,志愿者以传播黄埔军校历史文化为主题奔赴新疆、贵州、江西和省内其他地区,让红色文化传播成为乡村振兴战略的一张标志性名片。

  “最佳文旅志愿服务团队”

  发动多元参与,持续促进团队专业化发展

  广州图书馆多语言志愿服务队吸纳高校师生、社会机构、专业志愿者,为社会公众提供多样化、深层次、高质量的语言类文化志愿服务,一方面打造立体化语言学习平台,开展“Wtalk全英主题分享会”“法语季”“德语季”“西班牙语互动课堂”等志愿活动,为公众语言学习提供有力支持。另一方面征集各类语言文化活动,助力传统文化宣传推广,重点志愿服务项目“党史小故事”粤读接龙活动、“书香传承 巴士悦听”岭南诗词童谣活动等,打造了极具特色的粤语文化展现平台,受益公众超过30万人次。

  早在2005年,华南国家植物园就组建在读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志愿者团队,目前在园志愿者670人,仅在2022年参加活动的志愿者达5475人次,专业志愿者积极参与科普讲解导览、教育课程活动、旅游咨询引导、宣传推广等类型的志愿服务活动,专家志愿者主动承担团队培训工作,通过主题活动、专题讲座、征文等活动形式,共同向公众宣传植物科学和环境科学之美,以高质量的科普志愿服务营造植物王国探索和生态文化倡导的良好氛围。

  成立于2019年的“南汉二陵博物馆志愿者团队”,年轻却实力不俗,重点打造考古文物、中小学生德育、社区服务和特殊群体四大方向服务项目,广邀中小学、高校、社会、专家共同参与,在2022年创新性地推出了“考古广州——文博小小讲解员”、“广州出土文物活化利用及展演”等志愿项目,有力推动了广州历史文化的传播,激发了广大公众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注热情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