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届广东戏剧文学奖揭晓广州市斩获多项大奖
发布时间:2022-09-02 14:53 来源: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

  近日,由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的第五届广东戏剧文学奖评选结果揭晓,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推荐的粤剧《三家巷》、音乐剧《我在黑暗中等待黎明》荣获剧本奖一等奖,同时斩获2个评论奖二等奖,多个三等奖和入围奖,获奖数量局全省第一。

  近年来,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高度重视文艺精品创作,精心策划艺术精品,既讲“口碑”又拿“奖杯”,努力展现岭南文化深厚底蕴、文化强市建设累累硕果和本土文艺人才强大力量。目前,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精心打磨的杂技剧《化·蝶》和话剧《大道》两部剧目已入围第十七届文华奖表演奖和导演奖终评。

  与此同时,广州市坚持在戏剧创作与评论领域深耕细作,充分发挥平台优势,对优秀编剧作家的作品进行重点扶持推介,重视青年编剧作家的培养。启动“广州市戏剧创作孵化计划”,推出了众多优秀戏剧作品,广州文学艺术创作研究院成立的文艺评论小组也先后撰写了多篇高质量的文艺评论,形成了戏剧创作与评论双头并进、共同发展的生机勃勃的创作局面。


广州市获奖名单

第五届广东省戏剧文学奖·剧本奖名单

奖项

作品名称

作者

推荐单位

一等奖

粤剧《三家巷》

梁郁南

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

音乐剧《我在黑暗中等待黎明》

练行村、李新华

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

三等奖

歌剧《陈嘉庚》

余楚杏

广州文学艺术创作研究院

入围奖

儿童剧《那年的笛声》

罗丽、吴海榕

广州文学艺术创作研究院

第五届广东省戏剧文学奖·评论奖名单

二等奖

梁郁南粤剧作品的音乐与语言特色

罗丽

广州文学艺术创作研究院

绘近代史风云 书民族之大义——评大型现代粤剧《梁启超》

文瑶

广州粤剧院有限公司

三等奖

粤西大地的欢乐之歌

——论张绍水的戏剧

李德南

广州文学艺术创作研究院

浅谈杂技艺术与传统题材叙事的兼容性——以杂技剧

封文慧

广州文学艺术创作研究院

知识与权力的博弈——谈戏剧《蒋公的面子》

马瑛

红线女艺术中心

入围奖

戏剧仅止于剧场吗?——新冠疫情下的一些戏剧思考

李秋萍

广州文学艺术创作研究院


参考资料

  戏剧剧本创作方面,广州文学艺术创作研究院积极从中国历史文化中汲取养分,高度关注革命历史题材、主旋律题材和现实题材的创作,呈现出百花齐放的良好创作生态。

  粤剧《三家巷》,改编自文学经典,在叙事上对原作情节进行了创新性重述。

  音乐剧《我在黑暗中等待黎明》,首次将李卡烈士的事迹班上舞台,将李卡的真实诗词融入唱词谱写,艺术地再现李卡光荣伟大的一生。

  话剧《突围》,以“围猎”和“突围”暗喻深陷腐败漩涡中的主角龙腾在彷徨和挣扎后幡然悔悟的过程,表现了对腐败现象的深刻反思。

  话剧《广陵绝》,以中西两个历史人物为主角,用具象的“琴”与“剑”作为道义理念的载体和镜像,表达了对生命的悲悯和对人性的拷问。

  歌剧《陈嘉庚》,以爱国侨领陈嘉庚先生为国为民矢志办学的壮举为主线,献礼厦大百年校庆。

  儿童剧《那年的笛声》,以当代儿童的视角思考红军长征,创新性地沟通了历史与当下两个时空,丰富了儿童戏剧的创作。

  《梁郁南粤剧作品的音乐与语言特色》,从音乐和语言两个方面,对梁郁南粤剧作品进行了全面解读,并从此出发思考优秀粤剧作品的创作路径。

  《粤西大地的欢乐之歌——论张绍永的戏剧》,以张绍永的戏剧作品为观察对象,对张绍永戏剧创作与粤西历史文化的关系进行了深入思考和讨论。

  《浅谈杂技艺术与传统题材叙事的兼容性——以杂技剧<化·蝶>为例》,聚焦杂技剧这一新生剧种的创作,借此讨论了杂技表演与舞台叙事的关系。

  《戏剧仅止于剧场吗?——新冠疫情下的一些戏剧思考》,关注疫情之下的剧场戏剧演出生态,思考网络直播对剧场戏剧观剧模式所造成的冲击。

图片1.png

《三家巷》演出海报

图片2.png

《我在黑暗中等待黎明》演出海报

图片3.png

《突围》演出海报

图片4.png

《广陵绝》演出海报

图片5.png

《陈嘉庚》首演剧照


  附:获奖作品推荐

  1粤剧《三家巷》(梁郁南)

图片6.png

《三家巷》剧照

  剧目简介:新版粤剧《三家巷》根据著名作家欧阳山的同名长篇小说改编,以五四运动后和“大革命”时期的广州为背景。通过对三家巷中周、陈、何三个家庭错综复杂的关系、矛盾斗争和命运变换的生动刻画,再现了大革命时期波澜壮阔的历史场景。

  编剧简介:梁郁南,国家一级编剧、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作品曾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文化部文华剧目奖、中国曹禺戏剧文学提名奖、中国曹禺戏剧奖、省艺术节编剧一等奖、剧目一等奖、省“五个一工程”奖、广东鲁迅文艺奖、广东戏剧文学奖一等奖等奖项,作品多次入选国家艺术基金扶持项目。代表作品包括粤剧《金陵残梦》、《睿王与庄妃》、《土缘》、《梦惊西游》、《花月影》等。


  2音乐剧《我在黑暗中等待黎明》

图片7.png

《我在黑暗中等待黎明》剧照

  剧目简介:这是一部讲述中国共产党人为追求人民解放和百姓幸福而不畏牺牲的红色题材作品,有史以来第一次把李卡烈士的事迹搬上舞台。选取从“抗战胜利后,李卡在广州发动学生演讲揭露国民党反动派的黑暗统治”切入,一直演到他“牺牲在黎明前的最后黑暗之中”,艺术地再现了他光荣伟大的一生。

  编剧简介:

  练行村,二级编剧,广州文学艺术创作研究院院长,代表作品有粤剧《红的归来》、音乐剧《我在黑暗中等待黎明》等。

  李新华,一级编剧,广州文学艺术创作研究院副院长,创作作品多次获得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项目、文旅部剧本扶持项目,多次获得广东省艺术节编剧一等奖,广东省“五个一工程”奖,广东省“鲁迅文学奖”(艺术类)等。代表作品有粤剧《海心岗》《莫雄将军》《青春作伴》《凉茶王传奇》《包公打井》《杨翠喜》《初心》,话剧《康有为与梁启超》《铁血道钉》《穷孩子·富孩子》,电影《抢花炮》等。


  3话剧《突围》

图片8.png

《突围》剧照

  剧目简介:面对当前反腐败的新形势,副局长龙腾感到了从未有过的危机,他为自己守不住底线,一步步落入商人的“围猎”陷阱而彷徨、焦虑、不安。最终,在内心善与恶的交锋中,他追寻到爷爷的生命轨迹,幡然醒悟,悬崖勒马,重拾初心,走向了自首。这是一个忏悔者的心路历程,也是一次人生的突围,一场深刻的反思。

  编剧简介:杨晓丹,广州文学艺术创作研究院编剧。代表作有大型话剧《花好月圆》、小剧场话剧《菜鸟的狂想》,新编儿童寓言剧《井底蛙的心愿》、童话木偶音乐剧《哆哆成长记》,大型粤剧《歇马秀才》(与人合作)等,另担任过多部影视作品的编剧工作。作品曾获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儿童片、田汉戏剧奖、“广东省戏剧文学奖·剧本奖”一等奖,广东省“五个一工程”奖、广东省百佳电视艺术作品奖、中国国际儿童电影展“小学生最喜爱的儿童片”等奖项。


  4话剧《广陵绝》

图片9.png

《广陵绝》剧照

  剧目简介:一片竹林。曹魏末年,风雨如晦。“天下第一男神”嵇康隐居山阳,时以打铁为乐。好友吕安蒙冤入狱,他为何不顾劝阻冒死去魏都洛阳辩诬?一首琴曲。战国末年,群雄逐鹿。读书人聂政流落齐国,时以打铁为生。母亲过世之后,他为何不顾劝阻前去阳翟刺杀韩相?一幕悲剧。聂政一意孤行赴韩国,最终毁容自戕。死者已矣,生者如斯。而聂政姐聂嫈为何还是罔顾国君禁令,舍命掩埋弟弟的尸身?一轮明月,来自我们的精神原乡,来自人类文明的童年时代。

  编剧简介:庞贝,作家、编剧。曾任解放军总参谋部参谋。现任广州文学艺术创作研究院专业作家。著有长篇小说《乌江引》《无尽藏》《独角兽》,戏剧剧本《庄先生》《广陵绝》,电影剧本《上海王》《野芦苇》等。小说曾入围茅盾文学奖决选,获《中国作家》剑门关文学奖等;戏剧作品曾获华文戏剧节最佳编剧奖,并在法国阿维尼翁等国际戏剧节上演出;电影剧本曾获台湾金马影展最佳创投剧本奖。


  5歌剧《陈嘉庚》

图片10.png

《陈嘉庚》剧照

  剧目简介:清末民初,国力衰颓,民智待启,南洋侨领陈嘉庚满怀忧虑,矢志推行现代教育以实践兴国之路。歌剧《陈嘉庚》以陈嘉庚创办厦门大学为背景,歌颂了一位成功商人为国为民倾其所有,乃至毁家纾学而义无反顾的伟大爱国者形象。

  编剧简介:余楚杏,广州文学艺术创作研究院专业编剧。作品涉及剧作、评论、诗词、歌曲等诸体裁。编剧或执导作品多部,如粤剧《青春作伴》、《回馈》、《易水寒》、《冼夫人》,歌剧《陈嘉庚》等等。曾获奖项主要有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提名,广东省艺术节优秀编剧奖,广东省鲁迅文艺奖,省剧协首届剧目评奖金奖等。


  6儿童剧《那年的笛声》

  剧目简介:儿童剧《那年的笛声》讲述了小学生睿星在参观雕塑作品时,偶然回到了过去,在与红军战士们一道经历长征的艰难历程后,睿星真切体验了饥饿、寒冷甚至死亡,感受到战争的残酷;同时,他通过不同的情景体验,体悟到老红军战士笛声中所传达的乐观与坚强,从而学会不轻言放弃,懂得倍加珍惜今天的生活。

  编剧简介:

  吴海榕,国家二级编剧,广州文学艺术创作研究院专业编剧。主要作品有大型戏曲《清水河畔》《胡贵妃》《典官记》《51号信箱》《岭南人家》《航父冯如》,广播剧《病毒猎手》《农运先声》等。作品曾获广东省艺术节剧目奖,田汉文学剧本奖等。另有长篇报告文学《大拯救》由中山大学出版社出版,印发十万余册。《孟管当砸缸》等多部小戏小品多次获得国家级和省级奖项。

  罗丽,国家一级编剧,广州文学艺术创作研究院副院长,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广州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广东省宣传文化青年英才,广州市三八红旗手。编剧作品有舞剧《醒·狮》、话剧《战疫2020》、广播剧《病毒猎手》《农运先声》等,出版专著《粤剧与广府文化》《粤港澳大湾区戏曲影视发展路径研究》等十余部。曾获中国文联文艺评论奖、“啄木鸟杯”中国文艺评论年度优秀作品、中国舞蹈“荷花奖”、文华奖提名剧目奖、广东省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等。


  7《梁郁南粤剧作品的音乐与语言特色》

  论文摘要:戏曲文本的综合性决定了音乐形象与剧种思维的重要性。梁郁南作为当代广东的优秀剧作家,其作品扎根乡土、回应粤剧剧种特色,重视音乐结构和地域语言运用。然而,粤语方言的音律及粤剧的声腔体系决定了粤剧剧本写作的难度;同时,对曲牌的灵活运用以及舞台语言的地域特色,也成为判断粤剧作品是否成功的重要参照。本文将从曲牌铺排与方言活用两个方面,探讨梁郁南粤剧作品的音乐特色及语言特色,以窥见梁郁南对方言音律的熟捻及本土文化内蕴的领悟,如何成为其粤剧文本创作的有力支撑。

  作者简介:罗丽,国家一级编剧,广州文学艺术创作研究院副院长,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广州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广东省宣传文化青年英才,广州市三八红旗手。编剧作品有舞剧《醒·狮》、话剧《战疫2020》、广播剧《病毒猎手》《农运先声》等,出版专著《粤剧与广府文化》《粤港澳大湾区戏曲影视发展路径研究》等十余部。曾获中国文联文艺评论奖、“啄木鸟杯”中国文艺评论年度优秀作品、中国舞蹈“荷花奖”、文华奖提名剧目奖、广东省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等。


  8《粤西大地的欢乐之歌——论张绍永的戏剧》

  论文摘要:张绍永的戏剧大多和粤西有关,他是粤西大地的歌者。他关于粤西大地的书写,至少有三个方面值得我们重视:一、他的剧作,以普通话作为文本的语言主体,偶尔穿插“信宜话”,特别是在一些有利于传达南方生活经验的地方采用信宜方言,从而为表达“失语的南方”找到一条细小的通道;二、他的剧作具有较高的思想性,能在多种文化观念的比照之间给出自己的立场;三、他的剧作注重表现粤西的民间生活,笔下的粤西百姓具有坚韧的品格、乐观的精神,以及举重若轻的魅力。

  作者简介:李德南,上海大学哲学硕士、中山大学文学博士,现为广州文学艺术创作研究院青年评论家、专业作家,兼任中国现代文学馆特邀研究员、广州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入选“广东省培养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青年文化英才、“羊城青年文化英才”、“岭南英杰工程”后备人才、“广州市高层次人才”青年后备人才。著有《“我”与“世界”的现象学——史铁生及其生命哲学》《为思想寻找词语》《共鸣与回响》《小说:问题与方法》《有风自南》等。曾获《南方文坛》年度优秀论文奖、广东省鲁迅文学艺术奖、首届粤派批评优秀论文奖等奖项。


  9《浅谈杂技艺术与传统题材叙事的兼容性——以杂技剧<化·蝶>为例》

  论文摘要:杂技剧将传统的以杂技技巧展现为重心的节目性表演模式,转变为兼重技巧与叙事的完整的戏剧作品,体现了当代杂技人为适应观众观看习惯的变化而锐意求新的决心。杂技剧《化·蝶》以家喻户晓的传统爱情故事“梁山伯与祝英台”为蓝本,灵活运用意象、色彩等元素,较好地融合了杂技表演与情节呈现,对梁祝故事进行了全新的解读,带给观众独特的视听感受。这种尝试在舞台叙事上的得与失,值得我们深入分析和思考。

  作者简介:封文慧,北京师范大学现当代文学硕士,广州文学艺术创作研究院专业作家,广州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秘书长。曾获“大白鲸”原创幻想儿童文学银鲸奖,“包商银行杯”全国高校征文比赛二等奖,有剧本入选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局“扶持青年优秀电影剧作计划”。已出版儿童科幻小说《故事之王》,青春文学小说《奔跑的青春》。


  10《戏剧仅止于剧场吗?——新冠疫情下的一些戏剧思考》

  论文摘要:受疫情影响,剧院、电影院这样的密闭空间成为防疫的重点,停摆将近半年,何时能正常化尚未可知,戏剧业界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这样的社会环境下,国内外剧院剧团做了诸多努力,纷纷开启“线上”模式。以广州为例,疫情期间广州大剧院、广东省粤剧院、广州粤剧院等线上戏剧活动不断。5月以来,文旅部也举办了“2020全国舞台艺术优秀剧目网络展演”。一时间,“线上戏剧”热火朝天,人们在感慨戏剧行业陷入困境的同时,也有一些戏剧爱好者认为通过网络他们看到了比以往更多的优秀戏剧作品。于是,在疫情之下,线上戏剧得到了从未有过的关注,也让人不禁思考,线上戏剧在历来强调“剧场性”的戏剧中究竟充当什么角色?会让戏剧走向何方?

  作者简介:李秋萍,广州文学艺术创作研究院三级作家,曾出版个人专著,在《羊城晚报》《歌海》等刊物发表文章及短评;创作广播剧《向秀丽》《共待团圆》及小品剧《远离病菌》《送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