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牢安全防线 守护知识殿堂——广州图书馆最小应急单元建设纪实
发布时间:2025-05-23 10:57 来源: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

  编者按:有着“世界上最繁忙的图书馆”美称的广州图书馆,高度融合了我市社会治理现代化优秀创新经验,其最小应急单元以实战应用牵引,构建安防、反恐、通讯和急救保障、安全预警研判“四位一体”的安全防控体系,为打造世界最安全图书馆保驾护航。

  广州图书馆坐落于珠江新城花城广场,建筑面积9.8万平方米,是世界上建筑面积最大的单体城市图书馆,馆藏文献1170万册,基本服务指标历年位居全国公共图书馆首位,是我市的文化窗口。2024年广州图书馆外借文献1354.6万册,公众访问1086.5万人次,仅2024年8月4日单日接待读者量高达64867人次,创国内外同行单日接待量最高纪录,被誉为“世界上最繁忙的图书馆”。

  广州图书馆(以下简称“广图”)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积极践行事前预防型公共安全治理模式,以最小应急单元实战应用为牵引,构建安防、反恐、通讯和急救保障、安全预警研判“四位一体”的安全防控体系。自最小应急单元建成以来,先后协助公安机关查获违法嫌疑人13人,年均处置各类应急突发事件100余起,确保馆内良好治安秩序和保障了读者安全,获得社会各界人士的充分肯定和一致好评。

  一、领导重视,高位谋划推动

  广图为切实履行主体责任,成立由馆长、党委书记任组长的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内部管理制度和工作方案,将最小应急单元建设纳入年度重点工作,通过制度先行、专题部署、资金保障三管齐下的有力举措,有条不紊地推进最小应急单元建设。一是定期动态研判。每月召开安全工作会议,动态研判风险隐患,指导最小应急单元针对性开展勤务和训练。二是加大经费投入。2024年专项拨款70万元,用于更新智能安检机、升级连廊视频入侵报警功能等安全装备,为最小应急单元快速响应提供技防支撑。三是规范分级预案。完善《广州图书馆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优化处置流程,明确“分级响应-现场处置-事后恢复”全过程标准化操作程序,形成“研判-投入-规范”的闭环管理体系,推动最小应急单元快速处置能力持续提高。

  二、科技赋能,推动装备升级

  广图高度重视“向科技要战斗力”,积极引进先进的安防设施和技防设备,通过“物防+技防+智防”三重防护体系建设,构建起覆盖全馆的智慧安全防线。最小应急单元的装备配置全面覆盖了安防、反恐、通讯和急救四大关键领域,在安防系统方面,配备了视频监控系统、人脸识别系统、周界报警系统、可视化报警系统和门禁系统,构建了多层次的技防网络;在个人防护装备方面,配备了电磁网抓捕器、防暴盾牌、防毒面具、防刺服、防爆毯、防爆筒等反恐防暴装备,为应对突发暴力事件提供了专业装备保障;在通讯指挥系统建设方面,配备了数字对讲机和便携式扩音器,保障了指挥调度的畅通高效;在医疗急救装备方面,则配置了AED除颤仪、急救药箱和折叠担架,确保了紧急医疗救助的及时性。通过强化三重防护装备系统与最小应急单元的高度融合建设,有效应对各类安全风险,为读者提供了全方位的安全天地。

  三、严训苦练,锻造精兵强将

  广图锚定最小应急单元“1分钟自救、3分钟互救”的目标,认真打造“专业指导+实战模拟+技能比武”三维立体化培训体系,全面提升最小应急单元实战能力。先后邀请内保支队、特警支队、消防救援支队及天河区分局反恐大队等专业力量开展安全生产“同堂听课”专题培训,由一线专家现场指导实训,夯实安全防范理论基础。采用“双盲演练”模式并结合多样化场景模拟演练,进一步提升最小应急单元实战处置能力水平。坚持以赛代训、以练促战原则,定期举办最小应急单元防护装备穿戴、防暴器材使用等技能竞赛,积极备战市、区大比武和“十五运”安保活动。

5月23日广州图书馆应急小单元开展日常训练.png

广州图书馆应急小单元开展日常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