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丝绸之路世界遗产合作新篇章——印尼井里汶与广州携手联合申遗
发布时间:2025-05-15 15:12 来源: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

  作为中印尼建交75周年的重要文化活动,由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主办的2025广州文化周——“丝路花语”海上丝绸之路文化之旅井里汶站,于5月14日在印度尼西亚井里汶成功举办。活动通过专家会谈、推介会、沙龙对话、公众活动,深化海上丝绸之路联合申遗合作。

图片2.png

  2025年丝路花语井里汶推介会

  广州作为“海上丝绸之路保护和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城市联盟”(CAMSR)牵头城市,自2017年起积极推进海丝文化传播,通过“丝路花语”文化之旅,将广州的历史文化推向国际舞台。2024年11月,井里汶正式加入CAMSR,成为首个国际城市成员。

  此次活动吸引了井里汶政府、印尼国家文化部、海洋渔业部、西爪哇省文旅厅等20多个部门的代表参会,印尼国家考古中心、印尼国立大学、伊联大学的专家学者也到场交流。

图片3.png

  2025年丝路花语遗产保护沙龙

  海丝申遗城市联盟办公室负责人表示:“通过‘丝路花语’文化之旅,广州与井里汶将共同构建区域间文化遗产合作新格局,为海丝联合申遗的国际合作创造示范效应。”

  井里汶是著名水下沉船考古城市。井里汶摄政长在致辞中指出:“中国海丝申遗项目坚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遗产保护原则,广东阳江保留沉船遗址并发展旅游,湖南长沙依托长沙窑遗址推动文化遗产旅游。两者均为世界级文化遗产保护与活化的典范。”

  井里汶计划建设“井里汶海洋考古博物馆”,以中国经验为蓝本,打造具有突出普遍价值(OUV)的遗产项目。摄政长表示:“期待中国海丝申遗城市联盟参与规划、提供技术支持,共同建立合作框架,打造水下文化遗产合作与利用的最佳实践典范,使该项目成为两国文化合作的里程碑。”

  印尼国家文化部历史和博物馆司司长阿古斯·穆利亚纳教授表示:“希望这座博物馆能够在井里汶成功建成,将多元历史与文化展示出来。”印尼考古协会创始人阿里·阿克巴教授也指出:“跨国联合申遗符合世界遗产合作趋势,更有助于提高申遗成功率。”

  为推进海丝史迹的研究与保护,代表团考察穆拉查提古港旧址,支持井里汶政府开展文物调查,为陆上和水下联合考古提供支持。

  此次访问为井里汶这座首个加入中国海丝申遗计划的国际城市提供了更多融入联合申遗体系的契机,也为亚洲海洋文明合作提供了新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