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9日至11月30日,由广州图书馆、国家图书馆中国记忆项目中心、广州美术学院、中山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组委会共同举办“2024纪实影像照见未来”系列公共学术活动在广州圆满闭幕。此次活动聚焦“影像教育”“致敬纪录片大师”和“城市文旅”三个维度,通过主旨论坛和展映交流活动让观众深入了解行业,让行业听到观众的声音,共同为纪实影像创新融入公共文化服务,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纪实影像与教育:以影像为镜,探讨教育未来
11月29日上午,“光影相伴 育见未来——影像教育主旨论坛”拉开帷幕,来自业界、学界的专家学者围绕纪实影像里的中国教育、纪录片疗愈、纪录片教育的意义、纪录片与图书馆等主题进行了学术交流和实践分享,从不同维度探讨纪实影像与教育的关系。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张同道围绕纪录片与中国教育作主旨发言,认为教育影像为教育提供了一面镜子,让大家深刻反思教育对孩子意味着什么。纪录片导演任长箴提出,教和学相辅相成,教育不光针对孩子,也是针对成年人自己的终身教育。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宋素丽回顾了自己与影像的结缘与研究之路,指出纪录片可以在青少年心理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她致力于从纪录片疗愈的角度出发,将纪录片美学传递到家庭、幼儿园、小学、社会公众。策展人、纪录片导演贾怡认为,纪录片的声画叙事是直击心灵的,能够直观地改变人的感受,在多年的教育实验中可以看出,纪录片确实能在潜移默化中滋养青少年。国家图书馆中国记忆项目中心副主任田苗指出,纪录片是目前保存信息的最好载体、获取知识的最佳手段、产生认识的直观材料及文化叙事的理想场域,图书馆是纪录片最安全的保存地点、最开放的传播平台、最宏阔的关联界面和最持久的传承基地,因此纪录片与图书馆结合无疑是二者发挥社会教育的最佳选择。
11月29日下午,系列纪录片《他乡的童年(第二季)》展映交流会在广州图书馆广州纪录片研究展示中心举行。任长箴导演和分集剪辑师朱筠分享了《他乡的童年(第二季)》的拍摄故事,认为观察不同国家的教育模式为观众提供了教育的不同可能性,可以给大家带来更多的启发。围绕当下教育现状、纪录片海外拍摄调研、制作及法律授权等问题,现场观众与主创团队踊跃互动。
纪实影像与大师艺术:梳理大师思想,观照其当代价值
陈汉元先生是中国电视艺术家,同时也是纪录片界的领军人物,曾任中央电视台总编辑、中央电视台副台长、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电视纪录片学术委员会会长,在他身上折射着当代中国记录运动的观念、价值体认和艺术追求。陈汉元先生于2021年12月20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5岁。
11月30日上午,在陈汉元“记录”艺术和思想研讨会上,来自纪录片学界和业界的人士以及陈汉元先生生前的挚友共同回顾和梳理了陈汉元的电视美学思想,分享陈汉元先生的人生故事。
关于陈汉元的电视美学思想,中国教育电视台副台长陈宏总结了陈汉元的创作美学风格,表示陈汉元先生的创作深深扎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华美学的沃土,又以深沉的家国情怀反映了时代精神与文化潮流,其风格具有鲜明的纪实性、文学性、创新性、正能量。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张同道从创作观念和美学思想等方面回顾了陈汉元先生的艺术生涯,认为陈汉元先生是中国电视的标志性人物,他的《话说长江》以人为中心,用电视表达人类的感官体验,开创了一个电视新时代。
关于与陈汉元老师的人生故事,纪录片导演张以庆分享了从上个世纪末直至陈汉元先生逝世,二十多年时光里关于陈汉元先生的一个个小故事。广东广播电视台导演马志丹深情叙说她从1998年开始与陈汉元老师二十三年的缘分,并在现场播放三年前由马志丹工作室制作的纪念陈汉元老师短视频,令观众感动落泪。
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宋素丽分享了陈汉元老师对她影响至深的三句话:“第一句是把‘你懂了吗’这句口头禅,改成‘不知道我说明白了没有’”;第二句是“毛毛细雨湿衣裳,靠的不是一朵独立漂浮的云……人世间绝大多数的事,都不是一己之力可以完成的,一定要懂得合作”;第三句是“年轻的时候可以是'黄河',激情,热烈,甚至决堤;中年时,最好还是做‘运河’,平静,舒缓,承载。”这三句话分别改变了她的沟通习惯,职业定位和生命状态。国家一级导演彭辉回顾了陈汉元对他创作上的启迪与鼓励。“老爷子曾在不同场合、不止一次地说道:纪录片必须真实。纪录片要好看,更要深刻。特别是‘真实’这一点,我一直坚持到今天,任何题材都尽可能去寻求真相,叙述事实,为历史留存一些真实的影像。”
现场嘉宾进行圆桌讨论
随后现场围绕“我与陈汉元的故事”以及“陈汉元的思想”等话题进行了圆桌讨论。广州市振兴粤剧基金会副理事长徐劝玉表示陈汉元与广州有着很深的缘分,当年广州纪录片大会升级为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也少不了陈汉元的指导和帮助。中国传媒大学教授赵曦表示,梳理中国电视过去的50年,陈汉元对中国电视的作用和贡献不容忽视。
纪实影像与文旅:创新双向赋能,实现价值共创
“城市文旅与纪实影像价值共创”主旨论坛现场
为了让纪实影像在城市“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中更好地发挥作用,提升市民对城市文化的认同感和参与感,传递社会价值,进而增强文化的传播力和影响力,11月30日下午,在“城市文旅与纪实影像价值共创”主旨论坛上,来自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纪录片、人类学界的专家学者齐聚广州图书馆,围绕纪实影像创作与城市文旅如何实现双向赋能与价值共创展开探讨。
关于纪实影像创作与城市形象传播,中国民族博物馆副馆长郑茜认为,新媒体赋予了影像创作者以城市意义阐释者的权力,这使得影像创作有可能突破传统意义上的记录与表达的格局,转而演变为城市文化形象重塑的一个重要因素。国家一级导演许继锋指出,随着纪录片边界被不断拓展,创作者一方面要注重在城市影像叙事中加入人生故事的呈现、人群情感的挖掘、社会话题的触达以及创意元素的加持;另一方面也要注意避免过度营销,通过简约表达和极致体验回归城市影像美学最本真的价值。中国作协《文艺报》艺术评论部编辑许莹认为城市要把各种“网红”打造成文旅“长红”,以更高品质的服务迎接影像传播带来的流量,将纪实影像作品受众转化为文旅消费者。
关于纪实影像与城市文旅双向赋能,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庞涛认为,传统村落的空间和生活实践可以通过时间化和空间化的转化,开发成为旅游资源,而游客可以通过旅游等体验方式获得实践性、经验性和知识性的体验,这种景观资源化的方式也是城市文旅借鉴和应用的方向。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黄桂萍在主旨发言中指出,在政策、媒介和产业的共同推动下,“微短剧+文旅”可以通过深挖文化资源、紧跟社会话题、引导用户共创等方式,为城市文旅产业的转型升级和业态创新注入新动能。广州美术学院视觉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邓启耀表示,城市既是一个物理空间,也是一个汇聚各类群体的文化和精神空间,因此城市不仅仅是物质文化遗产,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城市文旅发展过程中,需要对文化遗产建立正确的认知,在打造文旅品牌的同时,做好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关于公共文化服务与纪实影像融合创新,广州图书馆广州纪录片研究展示中心副研究馆员曾洁认为纪实影像与图书馆通过资源与空间的双融合,不但可以构建跨媒介的知识探索平台,为公众提供一体化的知识服务;还可以创造具有文化价值和教育意义的场域,推动社会教育和公共交流。广州艺术博物院(广州美术馆)馆长罗奇认为,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可以利用纪实影像进行宣传推广,例如发动广大市民进行探馆、打卡等创作,从个体体验去发现和传播不一样的美。中山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熊迅认为应当推动民族志影像和人类学电影通过更多公共文化服务走向公众,在对话和互动中感受公众的期待,丰富自身内涵,同时也可以启发更多人回归真实,用纪实影像去探索世界、洞察社会、关照个体。
在本次系列公共学术活动中,宋素丽、马志丹和彭辉将个人拍摄的与陈汉元先生相关的纪实影像资料捐赠给了国家图书馆和广州图书馆。深圳报业集团高级记者余海波、青岛市西海岸新区摄影家协会副主席赵国良、摄影师占有兵向广州图书馆捐赠纪实摄影作品,广州美术学院视觉文化研究中心向广州图书馆捐赠视觉人类学系列丛书一批。广州图书馆副馆长陈深贵代表馆方接受捐赠,并为捐赠者颁发馆藏证书。
近年来,广州图书馆广州纪录片研究展示中心广泛引入多类型的纪实影像作为文献资源,持续推进以数字化形式保存、开发和利用资源,为文化交流、公共教育、学术研究等公共服务提供支持。如,纪录片大师资源专藏包括让·鲁什、弗雷德里克·怀斯曼、雅克·贝汉、司徒兆敦、陈汉元等一批国内外纪录片人的学术访谈影像,以及中国电影教育先驱孙明经及夫人吕锦瑷的手稿、信件、藏书和底片等珍贵文献千余件;广州城市纪实影像2.45万余小时,其中最早的是1898年美国爱迪生公司拍摄的广州城市影像,还有1920年前后法国百代公司拍摄的广州城市风貌、1950年中苏合拍的彩色纪录片《锦绣河山·解放了的南方》等。这些珍贵纪实影像资源将在未来陆续通过广州图书馆智慧媒资服务平台向公众提供查阅服务。
作为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的主题系列学术活动,广州图书馆广州纪录片研究展示中心的公共学术品牌“纪实影像照见未来”已连续举办三年,为学界、业界与观众搭建了沟通与交流的桥梁。从12月7日开始,广州图书馆还将举办为期一个月的“金红棉”公益放映活动,为公众呈现丰富多元的纪录片作品,让广大市民深入感受纪录片文化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