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信息

“南海I号”全面保护发掘工作介绍
[ 信息来源: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订阅号]

历史回顾

1987年8月,广州救捞局与英国的海上探险救捞公司(MaritimeExploration&RecoveriesPLC)在台山上下川岛海域寻找东印度公司莱茵堡号(RIJNSBURG)沉船时,意外发现“南海I号”南宋时期古沉船,并打捞出一批珍贵文物。

1989年,中国历史博物馆(现国家博物馆)与日本国水中考古学研究所合作,正式开始对“南海I号”展开水下考古调查。

2001年4月,由香港潜水公司陈来发先生组织捐助,国家水下考古研究中心及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位组成水下考古队对“南海I号”进行再次水下考古调查工作,取得可喜成果。

2002—2004年间,国家水下考古研究中心组织考古队多次对“南海I号”进行调查并进行小范围发掘工作,共出水文物4000多件。

2007年3月-12月,对“南海I号”实施为期9个多月的整体打捞,开创世界水下考古的先例,同年成功入驻广东省阳江市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的水晶宫内。

2009年5月、2011年4月由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组织对“南海I号”进行了两次室内试发掘,确定沉船沉态和保存现状,通过对泥土样本的分析、船体结构情况、船载文物埋藏状况等的了解,为全面发掘提供重要资料及数据。

2012—2013年在国家文物局的领导下,整合多方面的资源和力量,编制完成包括陆地、水下,湿式等三种考古发掘方案。经过多次专家论证,最终确定以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制订的《水晶宫内以饱水式方法发掘南海I号》和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制订的《南海I号现场文物保护方案》为主,并于2013年12月正式启动“南海I号”全面保护发掘工作。

2013年12月至今,清理了沉船表面覆盖的淤泥以及凝结物,凝结物多达120多吨,出土各类瓷器3万多件套,还有精美的金饰品、漆器等珍贵文物;船体暴露出共有14个舱室,整个沉船的信息量巨大,发掘工作目前还在继续中。

“南海I号”是一条满载货物的宋代外贸商船,船体及船载文物保存状况较好,虽然船体上层建筑已不复存在,但部分主甲板及其以下的船舷、隔舱和支撑结构仍保存良好,船舱内可见摆放整齐精美瓷器和金属制品。“南海I号”的考古发掘,包括信息的采集、课题研究、现场保护、陈列展示、对外交流等将从更高的要求出发,对于深化中国古代航海史、陶瓷贸易史、造船史、对外文化交流、海上丝绸之路等的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确定发掘方法,稳步推进发掘工作

虽然“南海I号”经过两次室内试发掘,由于实际环境的限制,让工作无法开展。最终确定以“饱水发掘方法”,这种方法和湖滨考古、沼泽考古等田野考古方法非常相似,只不过发掘对象是沉船。所有的发掘工作全部在沉箱内进行,对水晶宫内的水位进行严格控制,保持沉箱外面与发掘面的水位平衡高度,满足湿度、温度对船体和船货保护的需要,并可根据需要随时调整发掘方法,扬长避短,有利于田野考古技术的现场应用,使成熟的田野考古技术能够在“南海Ⅰ号”的发掘工作中得以施展,水下考古的种种安全隐患得以避免,以获得最全面准确的船载信息。

发掘队伍由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共同组成。现场分成发掘组、文物保护组、测绘组、运输组,大家分工明确,相互协助。在具体发掘中,发掘顺序是“先船内后船外”、“先中间后两边”。由于船体在沉箱处在“正沉”状态,基本没有发生倾斜,根据船体沉态而制订此发掘方法,在工作中只需要考虑船体内的压强而不用考虑船体外部压强;即使船体内部发掘完毕外部不发掘的情况下,船体也不会向内收缩或者向外垮塌,船体外部淤泥是船体本身最“合身”的承托架,外部淤泥给了船体外部的支撑力却不会向内压迫船体,这是船体形状特殊性所决定。

“先中间后两边”。即先清理船内文物,从中间逐步向两边扩展,提取船舱内的凝结物及瓷器,对船体进行加固后,再依次清理发掘船舷外侧,再对船外壳进行加固。

发掘过程分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主要是清理沉船表面覆盖的沙土、海泥、渔网等一些现代的物品后直接露出船体和货物,在整个遗址上方布置十二个探方(6×6米)登记方法以探方为编号,大致分为黄沙层、黄褐色海泥层,青灰色海泥层三个文化堆积层,经过2014、2015年的清理发掘,完成了打捞的回填堆积和晚期海泥堆积,按照计划进行泥土采样、浮选,清除凝结物、船货和部分船体结构已经暴露。在进入船舱文物提取前,先把各舱内妨碍工作的凝结物清除,主要为铁锅和铁条。

第二阶段进入船舱内发掘,以船舱为发掘单位,并进行编号及登记

 

经过第一阶段的清理,进入船舱内发掘,决定以船舱为单位,按船舱内的顺序提取文物和登记文物,让文物更加的准确和完好体现自己的位置和价值。

首先将船舱内的货物清理、提取,减轻船体内部承重压力;进入船舱发掘后,则采取整体按区域下降的方式,按船舱为单位编号发掘,即先从船体后部的舱室开始,在货物提取到相对水平位置后,再开始前部的舱室发掘,这样可以合理把握沉船的整体布局和相互关系。在对沉船发掘状态综合判断并做好隔舱板保护支护后,由于船木腐朽后极易发生断裂,根据情况加固后,再逐渐开展往下的舱内发掘,虽然每个船都摆满了器物,堆积情况基本相同,最终将船舱内的货物全部提取。

提取瓷器情况

“南海I号”船载货物种类比较复杂,构成丰富,主要有陶瓷器、铜铁器、金银器、漆木器、钱币、朱砂、动植物残骸、植物果核等。其中既有船货又有船员的生活用品。同时沉船遗址还包括反映埋藏环境与沉船关联的大量海洋生物残骸以及不同历史时期的遗留物。瓷器主要是当时南方著名窑口的产品,大部分源自江西、福建和浙江三省。其中以江西景德镇青白瓷,福建德化窑白瓷,磁灶窑酱釉、绿釉瓷,闽南青釉以及龙泉窑系青釉瓷为主,器型包括壶、瓶、罐、碗、盘、碟、钵、粉盒、炉等。

除了精美瓷器外,出土了大量戒指、手镯、臂钏、项链等具有浓郁异域风格的金制饰品,以及金叶、玉件、漆器等属于非贸易性质的物品,亦有器形较为特殊器物,反映了南宋时期国内商品经济异常活跃和海外贸易非常发达。

船体结构情况

随着凝结物大量分解提取,船艏位于沉箱南端,左右舷板、水线甲板、隔舱板、桅面梁、舵承孔等船体结构已暴露,船木表面残存结构基本清晰,充分显示出我国古代造船工艺,船舷板为特有的多重鱼鳞搭接的结构,船体结构较为完整,船型宽扁,船艏平头微起翘,两侧船舷略弧曲,艏艉部弧收,具有一定的型深,但艏艉部分受损残缺,舵楼等上部建筑不存,大量建筑板材等散落在尾部外围。船只残长22.1米、宽9.35米,分布轮廓面积约206.65平方米。


左右两舷侧板为多重板搭接结构,主要为三重板结构。船舯暴露厚重的桅托梁,桅夹结构清晰;尾舱的隔舱板中部发现舵孔一处,残存部分呈半月形,较厚重,两侧尾封板为倾斜结构。尾部左右两端发现装载瓷器船货的小舱室各一处,以舵孔为中心呈对称布局,整体呈燕尾状结构。

从已发掘暴露的船体结构判断,“南海I号”沉船是长宽比较小,安全系数高,耐波性高,装货量大的短肥型船型,属于我国古代三大船型的“福船”类型,船体保存较好,存有一定的立体结构,这在以往的我国沉船考古中较为鲜见,对于研究中国古代造船史、航海技术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二、信息采集系统

每个考古发掘项目各有各的特点,但都有相同的一点就是完善的考古资料采集系统。在“南海Ⅰ号”考古发掘过程中,资料采集工作不仅仅要求“全”和“准”,更要“快”。“南海I号”资料采集从探方布设开始,全站仪是布设探方的基础工具,是二维数据采集的主要测绘器材。

全站仪和平面垂直摄影配合作业是这次考古发掘资料采集的主要方法。“南海Ⅰ号”的考古发掘与别处不同,仅仅采集二维数据是不够的。为了实现后期“南海Ⅰ号”的三维建模,必须在现场短时间内完成“南海Ⅰ号”三维数据的准确采集。三维激光扫描仪将在“南海Ⅰ号”船体测绘中发挥重要作用。整个扫描系统是发掘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快速准确收集资料的关键点。

现场测绘智能测绘平台包括三维激光扫描、正射影像采集、近景摄影测量、视频记录、照明系统。沉船上方布置着三台天车,其中一台是专门用于数据扫描和正射影像,为了工作需要可以随时前后左右移动。发掘资料信息管理系统,完善了整个资料从采集、分类到管理的各种需要。

 

三、运输系统

水晶宫虽然是为沉船而建,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完全满足全面发掘工作的铺开,在自然条件因素方面,施工场地受海风的影响较大,台风季节受到的影响就更大。

综合各种因素,在现场增加了很多辅助的机械设施,依靠沉箱建造平台,周围增加立柱加大支撑力,在水晶宫内安装两台小型的起吊机以及在馆外安装塔吊,构成一个完整的运输系统。满足现场各种重物的提取和搬运,配合考古发掘吊运考古余泥出馆、凝结物的提取等。多数无法通过人力搬运,为此结合发掘现场的特点设计了一套双向运输系统,整个运输系统都体现着现代工程理念,达到简洁安全的目的,能够实现凝结物在发掘区和临时库房、实验室之间自由运输。

 

四、现场文物保护系统

现场文物保护由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负责,由广东省博物馆、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人员组成,以边发掘边保护的原则。人员经过仔细分工,有专门保护瓷器的,有专门保护漆器的,有专门保护船木的……,并制定了出水文物现场保护相应预案。发掘现场的沉船船体、脱离的木构件及单体木质文物保护预案,可控制木质文物的现场保湿与防霉,抑制微生物的滋生;陶瓷器、金属器、有机质等出水文物的现场保护预案,注重现场保湿、文物提取、档案记录、包装运输等技术环节,为木船及出水文物的临时保存和实验室保护处理打下基础。

“南海I号”沉船深埋于海底长达数百年,船体和及其承载的文物,由于经过海水的长期浸泡、洋流冲刷、海底沉积矿物质的沁入,海水中的各类盐分已经渗透到饱水的木材的组织结构之中,同时,承载的铁质在海水中电离,在海水中盐分以及各种微生物的协同作用下,文物发生了严重的物理化学和生物降解作用。根据材质的不同采取相应不同的保护措施:

1、陶瓷器类处理

2、船木类的处理

3、金属类的保护处理

为解决“南海I号”沉船发掘后大量出水文物的保存与保护问题,针对陶瓷器、金属器、有机质等出水文物及出水凝结物,制定了为期五年的保护预案,保证了今后船体保护和安全展示。

 

五、馆内展览情况

由于“南海I号”发掘现场就在博物馆内,属于遗址类博物馆,通过将水下沉船移入博物馆进行发掘、保护和展示,是“边发掘、边保护、边展示”的水下文化遗产保护模式的新尝试。也体现公共考古的要求,将考古工作成果向社会进行展示、宣传,惠及民众,回馈社会。达到两者相结合的手法或者更新展厅展品的要求,向观众传达最新的考古成果。为了更有效的利用文物,及时展示成果,丰富展品内容;在出土大批金器时,经过清理之后现将部分完整且精美的金器陈列在珍品厅内供观众参观。

 

六、观众参观及国内外专家相互交流情况

由于“南海I号”的影响,在发掘期间也不断的与外界交流,吸引了无数的目光,不只是普通游客还有更多的专业人员的相互间的交流。国内相关研究机构都到现场进行了实地的考察研究;在国外方面,有英国、韩国、德国、法国、意大利、希腊、日本等从事水下考古或船舶研究的专家过来进行交流,从中了解世界水平的沉船考古和保护的工作方法。我们以开放的心态、促进研究提高对沉船认识水平为宗旨,多方面综合,以更准确更全面诠释“南海I号”。

与英国玛丽.罗斯号沉船研究专家交流

七、整个发掘工作的收获

无论“南海Ⅰ号”的全部价值有多高,仍倚赖于对它富有成效的发掘,最大限度地获取其考古资料,能否最大程度地保留沉船的历史原貌,它弥足珍贵而不可再生,科学精神始终是第一位的。

一、“南海I号”整体打捞是我国水下考古的重大实践与突破,将复杂、危险的水下沉船发掘变为更易控制、掌握的环境下进行,为更好地发掘遗址内涵,最大限度的提取信息,创造了极为有力的条件。在整个考古发掘全过程信息记录,可全面回溯、集体参与、共同讨论,有效决策、促进田野考古新理念、新技术和新方法的实践与推广,打造田野考古新坐标,为今后考古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将拭目以待“南海I号”今后的发掘更加的完善和创新。

二、集成多种先进的测绘技术,综合记录、监测、不间断、实时、高效的数据采集方法、全景、点云、影像、三维模型等多种数据格式、信息的有效管理和研究利用。实现考古发掘全过程数字化记录和信息化管理,为“南海I号”文物复原、海上丝绸之路探寻提供实证依据全面提取积累数据信息,为后续的考古研究与保护、展示提供有价值的素材,促进研究的可持续和长效性。

三、考古发掘全程信息记录、考古工作方式变革尝试、促进考古研究成果水平的提升。理念技术创新、多学科、多技术融合、促进我国考古水平的整体提升,培养考古、测绘、文化遗产保护、历史等领域专业优秀人才和跨学科复合性研究人才。

在践行国家“一带一路”的倡议中,“南海I号”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它将在全面服务公众并提升我国在世界的文化形象,提高国家在世界上的海洋地位,作为一个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而广受关注,在古老的海上丝绸之路上焕发出新的风采。

版权所有: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 网站标识码:4401000056 办公楼前台:020-81078225
粤ICP备19161715号-1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0260号
您是本网站第 - 位访客